
开篇的话
今年正值申能创立35周年,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将在电力、油气、金融、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力争新突破;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新成效、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
一根小小线缆,串联起千家万户,成为电力传输、数据通信、大型电气设备的“血管”和“神经”,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转提供基础保障。1月8日至11日,一场线缆行业最高规格的全国竞赛,揭开了这个行业的神秘面纱。全国各地入围“决赛圈”的174名线缆制造检验精英,沉着应战、精益求精,展示了高超技能,奉献了一场高水平赛事。
精心策划线缆从业者的“奥林匹克”
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国缆检测杯”全国第四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近日在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举行。业界专家告诉笔者,此项重量级技能大赛为国家级二类竞赛,也是该行业国家级的第四次竞赛,称得上是电线电缆操作工的“奥林匹克”竞赛。
174名线缆检验精英从3000余名预选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过五关、斩六将才入围“决赛圈”。竞赛分为电力电缆检验、裸电线检验、光纤光缆检验、通信电缆检验、绕组线检验和电气装备用线缆检验六个组别。决赛阶段选手的总成绩由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项成绩构成,大赛设立了团体奖和若干个人奖项。各组别角逐出6位冠军参加最后综合知识“加赛”,问鼎总冠军的选手被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前三名推荐参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大赛还首次增加学生组同台竞技。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大赛的主要承办单位,申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上海电缆研究所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赤忠表示,电线电缆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展16年来,对于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竞争力及职工队伍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举办本届竞赛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号召,加快培养和选拔新时代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要通过竞赛激发全行业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的热情,构筑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赛事规模创新高
从预赛到决赛历时近4个月,本届竞赛规模大、覆盖广、周期长,工作难度也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给竞赛组织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据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飞介绍,竞赛第一届、第二届有一百多家企业参赛,第三届达到225家企业、2636名选手的参赛规模。本届大赛从预赛就非常火热,在全国设立了13个赛区,接到22个省份443家企业的3114名选手报名,参赛规模创下新高。在各方支持下,承办单位全面做好大赛决赛的后勤保障,精心细化落实,尽最大能力服务好赛事和选手。
赛事组委会为了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将每个组别的选手和裁判员的总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并按规定要求进行防疫检测。大赛还专门设立了“视频巡视中心”,通过视频实时监督和展示比赛实况,实现“云上观赛”。
持续打造高技能人才蓄水池
我国电线电缆产业年产值超过1.5万亿,全国规模型企业达4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上海电缆研究所总经理、本届竞赛执委会副主任江斌表示,线缆业如今被赋予更多高精尖技术内涵,例如在航空航天、大飞机、超导电缆等专业领域的应用,都离不开核心技术的创新。我们要想从线缆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高素质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大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希望通过大赛在全行业掀起职工学习热潮。”据江斌介绍,为了持续给线缆行业人才发展赋能,大赛携手协会、学会、专委会共同打造线缆行业专业线上学习平台——云缆学堂,内含4000多门课程,可满足电线电缆行业从业人员多层次、多元化职业素养提升需求。据了解,未来线缆行业还将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活动,构建起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体系,打造持久性的行业竞赛品牌。
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申能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芊表示,申能工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培养选树工作,持续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推动申能高质量发展,践行“引领价值创造,赋能美好生活”的发展使命贡献智慧力量。近年来,申能集团新增上海市劳模3人,上海市模范集体2个,培养选树上海工匠3人,创建命名上海市级创新工作室7个,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章)等荣誉19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