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人类味觉更早苏醒的,是春菜的嫩芽,寒意料峭之时,它们已在田地里酝酿着最好的春日。
鲜、嫩、绿,想要寻得春天最初的面庞,还得去菜市场,看了不得不让人叹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最近,120/150元一斤的春菜“贵族”香椿,频频闯进人们的视野,各大卖菜电商也纷纷推出尝鲜春菜系列,价格诱人。
4点钟的菜市场,承载着归家人的饥肠辘辘,因此也多少带着些匆匆的紧迫感,一位位顾客在脑海里不断品尝着手中食材变身佳肴的鲜香爽口。
康定路菜市场虽然不大,但一进门,春菜的气息就扑面而来。香椿、马兰头、荠菜、米苋菜、蚕豆米……
“香椿怎么卖?”“100一斤,10元一两,十几块就能吃一顿了,不过今天已经卖完了。”一位摊主说,自己从年前就开始卖香椿,一直都是这个价,等过段时间天气真正热起来,价格才会回落。
据笔者了解,香椿100元一斤其实并不算贵,毕竟某定路的菜市场,香椿普遍要卖到150元一斤。
为什么香椿卖的这么“便宜”?隔壁摊位的阿姨给出了答案:“10元一两的香椿头‘不能吃’,是冰冻的,都蔫了,味道差得远了。”她小心翼翼地从摊位里面拿出塑料袋包好的香椿,“喏,12元一两,新鲜的嘞,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边说边递过来,让笔者和摊头10元一两的香椿做对比。恰巧来摊位买蔬菜的王阿姨也表示,自己两种价格的都买过,“贵点的确实品质更好、味道更浓郁,简单和鸡蛋一炒,香一屋子。”
除了香椿,马兰头最近也上市了,15元一斤,7块钱就能买满满一袋。凉拌马兰头极易上手,像笔者这样的厨房小白也能凭着菜谱品尝到第一抹春味——马兰头洗净、焯水后切碎,拌上同样切碎的豆干,调味后淋上香油,春天就含在嘴里了!
而另外一个摊位的奶奶则眯着眼睛剥着蚕豆,春味则一颗一颗地掉落在她的手心。据奶奶介绍,最近这批新蚕豆从福建运来,带壳的10元一斤,剥壳的蚕豆米30元一斤,“别看剥壳的贵,其实带上壳一称,两种价格差不多的。”
陈小姐是个上班族,每年初春她总要先尝尝蚕豆米,但嫌剥壳麻烦,下班后往往都是直接买剥好的。“新下来的蚕豆米,剥去外壳,里面的壳还比较软,我就直接炒了吃,味道好得很!”但她表示,今年蚕豆米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了点,还是电商价格比较划算。
据笔者了解,大多电商平台的春菜价格确实比菜市场更加优惠。如在多多买菜上,八两蚕豆只需4.79元,一斤马兰头也只要6.99元。对上班族来说,如果没时间去菜市场感受春天,虽然电商平台的春菜品质上无法“眼见为实”,但在价格上还是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在美团买菜上二两香椿不到20元,京东到家上则是一两9.9元。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电商平台需要额外加运费以及打包费,如果量买的少,反而不如线下买菜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