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超市的名字叫众缘,这下真与众人结了缘。”
在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一个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园区内,有一家名叫“众缘”的生活小超市,六十多平方米,几排货架,零食百货、米面油粮,再普通不过的一家夫妻店。
因为一则“老板被隔离在家,店铺开启无人售货”的短视频,这家小店受到颇多关注。
3月25日晚,接到自己所居住的楼栋要被封控的消息,众缘超市老板娘景女士与丈夫犯了难,作为园区内唯一一家小超市,关了之后会给大家带来不便,而在去年曾有过封控经历的夫妻俩,也深知关店之后会面临的损失。
“能不能有个两全的方法?”景女士与丈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
“超市虽然不大,却也铺了20多万元的货在里面,我们愿意一试。”
景女士一再表示,他们坚持开店并非出于“什么伟大或高尚的目的”,仅仅是因为“在一个闭环管理的园区内,居民生活需要,而自己的生计也需要,我们彼此需要。”
26日,超市“无人”经营第一天,防疫人员帮助他们依次打开门、灯和收银机器后,景女士和丈夫就一直坐在家里,关注着手机里的监控画面并“远程服务”。
一开始不少人都“踌躇不前”,很快,园区内的顾客就适应了这个小超市的新模式,“老板,挂面在哪儿?”“这扫码收银的机器怎么用?”“付款码应该对准哪儿?”……“无人售货”的生意比平日里,竟然还好了一两成。
一位“心细”的顾客也参与到这场“心大”的信任中。
胡明因为工作、居住都在园区,平日里是众缘超市的常客,然而以前与店主夫妇并不熟,自嘲有些“强迫症”“爱操心”的他,在超市“无人售货”的第一天,看到货架没有以前齐整、年龄大的顾客不会自助结账,就忍不住上前帮忙,下班后又主动联系景女士帮助关店门。
于是,连日来,除了早十晚九帮忙开关店门,胡明一有时间就顺道到超市看看,给卖空的商品补货,给凌乱的货架规整……
为什么这么认真负责?胡明说:“他们把关乎一家生计的钥匙都交给了我,既然那么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事情办好了才行。”
一个愿意托付信任的店家、一位值得信任的常客、一群没有辜负信任的顾客,这几天来,真的一个逃单的人都没有,甚至店里那扇有点坏了的冰柜门,也总有顾客会细心地观察到并帮忙关好。
没有一个人可以活成孤岛,一家小小的超市,让人看到了需要和被需要的紧密关系,看到了信任与被信任的坚不可摧。
景女士感慨:“我们彼此需要、彼此信任,疫情之中我们都是可以互相依靠和取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