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周,进博会成了上海最热的名词。
年年如约的进博之诺,展现城市开放形象、增强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这五年,也是东方国际集团牢牢抓住进博会机遇的五年。五年来,东方国际始终全链条、一站式、全覆盖服务进博,担当进博会“主渠道、主枢纽、主平台、主力军”角色,与全球商人零距离、与全球商品零时差,持续为进博展商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在体现国企担当的同时,坚持在服务中发展业务,积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东方国际及其旗下公司在招展招商、报名参会、采购签约、战略合作、新品发布、溢出效应等方面全方位参与、全流程对接,无所不在,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
友城港
探索国际合作新空间
友城港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从首届进博会开始,上海就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如今一批已经建成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正在积极承接并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今年9月29日,在进博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虹桥品汇,“上海国际友城港”正式揭幕。这一新平台既为进博会注入了国际友城的“新鲜血液”,又可享受进博会相关便利和优惠举措,探索国际友城合作新空间。
据介绍,“上海国际友城港”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东方国际集团合力创设打造的,将外事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崭新平台,深度融合了上海国际友城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丰富资源,可以进一步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虹桥品汇作为友城港项目的承载区,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直播基地、咖啡港、国际酒窖、国际面料港等创新功能的开发更为友城企业初入中国市场拓宽了渠道,也为友城企业提供贸易便利化、渠道便利化、投资合作便利化,助力友城企业进入上海、辐射全国。目前,虹桥品汇已铺设了“友城与进博”“友城与咖啡”“友城与红酒”等多个特色商品展示区,30个国别、100多家企业的商品正在进行展示。
本届进博会后,东方国际集团还将在虹桥品汇设立全新的“全球(纺织)新材料展示交易港”,华申公司将此次进博会招展的14家企业全部带领入驻,借助集团完整产业链和现有业务基础,以独家代理拓展、定期举办采购对接会等方式,帮助国外参展商落地生根,以“展”聚客,以“港”留客,以活跃的生态圈孵化可持续的业务闭环。
友城港揭幕短短一个多月内,已经举办了中国-哈萨克斯坦经贸与投资交流会、埃及亚历山大友城进博推介专场、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商务论坛、巴西咖啡品鉴等多场重量级活动,各国对友城港的热情远超预期。未来,虹桥品汇计划开展近百个友城展示周和商品月活动,并配套精准的商贸供需对接会、线上直播、现场体验、国别文化节、进博首发季等主题活动,打造开放融合、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交流新空间, 持续提升友城企业的影响力。
第五届进博会期间,东方国际还首次在场馆内开设“友城服贸展区”、食品及农产品“友城”综合展区,开创友城与进博的“双联动”局面,并形成“进博会+虹桥品汇+友城”供应链的“三协同”机制,让更多友城美好形象、文化商旅特色得以呈现,形成友城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叠加效应和放大效应。
东方物流
做好主场运输服务商
东方物流连夜工作完成进博会展品运输。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东方物流继续荣获官方指定的主场运输资格,负责5.2H、6.2H展区和东方国际集团联合展位的物流运输服务。
已服务五届的“进博会老兵”——东方物流是和进博会共同成长起来的,从仅服务集团招展展商起步,如今已经成为进博会官方正式的主场运输服务商之一。
从承运第一届日本海运拼箱饮水机、休闲食品、小家电,到第二届德国的海运整柜汽车内饰、第三届奥地利空运的施华洛世奇璀璨水晶、第四届深圳全程冷链运输的冰雕艺术品,再到今年香港贵货押运到上海价值数亿的陈世英艺术珠宝、亨利古董珠宝等。东方物流承接的展品在变,但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没变。
今年进博会首票入境展品——价值5.6亿元的25件珠宝艺术作品就是由东方物流负责承运。此次运输高价值展品的重任对东方物流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对此团队制定了个性化运输方案,包括全程运输包装方案、流程方案等内容,首次尝试了武装押运、安保运输等运输模式,确保展品100%安全入馆。
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进博会展品运输任务更加艰巨,东方物流负责5.2H消费品展区、6.2H综合展示区,以及2.2馆内东方国际集团联合展台的展品运输工作,总服务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服务展商数量超过200家。而展商确定参展和递交货运委托的时间较往年晚许多,东方物流从接到服务6.2馆的指令到进博会的开幕更是不足50天,起步即是冲刺!同时,由于5.2馆和6.2馆绝大部分展台都是特装展位,且展位规模扩大,因此今年东方物流进现场工作的启动时间较往年提早了三天。
10月20日,东方物流成为本届进博会最早入驻开展现场工作的主场运输服务商;10月24日上午,首批进博会展品从东方物流的进博集货仓出库前往进博会现场,当天下午,东方物流承运的首批展品正式运抵展馆……从10月20日至11月13日,东方物流在国家会展中心接连奋战24个昼夜,在此期间,现场工作团队需要严格遵守“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部分核心成员更是主动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光,冲锋在进博最前线,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国际物流
跨越欧亚的“钢铁驼队”
中欧班列连接起欧亚大陆贸易。
一个半月前,万里之外的中欧班列“进博号”从德国汉堡发车。这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展品连续第二年从汉堡搭中欧班列直达上海,在总共40个40英尺的集装箱中,有14个装载着参加第五届进博会的汽车配件、管材等德国展品。同一时期,“中欧班列-上海号”第50趟列车于上海启程,发往6个国家20多个目的地,满载装有汽车配件、机械零件、陶瓷制品等货物的50个40英尺集装箱。
一年前,在第四届进博会举办前夕,在相关委办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东方国际牵头开行了“中欧班列-上海号”,返程班列命名为“进博专列”,为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赴上海参展进博会开辟了一条新通道。班列于柏林时间2021年10月7日从德国汉堡发车,跨越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十余个国家,18天后抵达上海,由东方国际牵头组建的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提供了提货、装箱、发运等 “门到门”一体化服务。
一年多来,“中欧班列”不停摆、长时效、稳增长,被誉为“钢铁驼队”。班列带着“中国制造”逆风前行,凸显中欧经济往来的强大韧劲和潜力。截至2022年11月1日,“中欧班列”开行总量56列(2021年13列,2022年43列),装载集装箱5456TEU,总货重4万多吨,货值约 17.5亿元,实现了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去程和回程的全覆盖,货物分别发往7个国家,35个城市和站点。
中欧班列运载货量高、品种多,为中欧双边贸易往来开通了一条极为便捷的物流通道,一班班列车见证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持续取得新的发展,货运量稳步大幅增长,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望长期继续保持。
据悉,在不久的将来,“中欧班列-上海号”将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产品运输上实现重大突破,并在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带动下,加速长三角地区在研发、制造、技术、文化、流通等领域交流合作,成为新技术、新产品传播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