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酸奶才是好酸奶?选购时该注意些什么?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酸奶有三方面优势
酸奶是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做成的产品,几乎保存了牛奶中大部分营养成分,经过发酵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表示,与牛奶相比,酸奶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势显著:
第一,酸奶保留了牛奶的优质蛋白、乳脂肪、钙和部分维生素。经过发酵后,牛奶中的部分乳糖、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发生分解,更便于消化吸收。一般来说,200克酸奶最少能给人体提供每天所需蛋白质的10%。
第二,酸奶对乳糖不耐受人群十分友好。所谓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而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有调查表明,我国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为87.8%,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29%。而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乳糖会被分解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从而减少了乳糖不耐受的问题。乳酸菌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乳糖酶帮助人体消化乳糖。
第三,乳酸菌消化乳糖之后,会形成大量乳酸。乳酸不仅使酸奶有清爽的酸味,还可以让酸奶形成细嫩的凝乳质地,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的吸收率。
而奶制品恰好是膳食钙的重要来源,酸奶中钙含量一般可达128毫克/1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我国居民每天饮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300毫升以上,在摄入优质蛋白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补充膳食钙。
有些人因此担心喝酸奶会长胖。阮光锋解释说,酸奶中确实含有一些糖,主要分为乳糖和添加糖(调味)。一般来说,一盒200毫升的酸奶中添加糖的量一般不会高于20克。所以,适量食用,不用担心长胖。
如何才算“真”酸奶
按照国家标准(GB 19302—2010发酵乳)规定,人们常说的“酸奶”分为4类,分别是: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只要包装上“产品类型”一栏标识的是这4种中的任意一种,就都属于酸奶。不过,这些酸奶的“酸味儿”来源却不相同。
阮光锋表示,酸乳和发酵乳的差别在于,酸乳在发酵过程中只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接种的菌种种类更多。风味酸乳和风味发酵乳则以酸乳与发酵乳为基础,添加果蔬、谷物等其他原料。
选择酸奶,关键是要契合个人的膳食模式和体质需求。阮光锋建议消费者留意以下3个方面:
看配料表和食品标签
酸奶配料表的第一位应该是生牛乳或乳粉,这代表生产时其使用量最高,这也是酸奶营养价值的基线。如果配料表第一位是水,这代表其中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相对较少,还有可能含糖量较高。
特别提醒:如果食品标签上有“饮料”二字,比如乳酸菌饮料、酸乳饮料,那么就说明它们都不是酸奶,而是饮品。
看营养成分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100克风味发酵乳中蛋白质含量最低要达到2.3克,脂肪含量最低为2.5克,在此基础上含量更高的相对更好。
要结合自身需求
对于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因为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可以选择低糖或使用代糖的酸奶。对于只是想满足味蕾或放松心情的人,只挑喜欢的口味就可以了。
低温常温保存两相宜
买回来的酸奶标识上都标注了生产日期和存储方法,按照商标上的提示存放即可。
一般来说,酸奶中含有多种有益菌,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酸奶中的菌群过于活跃,使酸奶快速发酵,大大缩短酸奶的保质期。而如果温度过低,则有可能会导致部分有益菌死亡,造成酸奶营养流失,影响其食用价值。因此,建议将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阮光锋解释说,冰箱冷藏区的温度通常保持在0-10摄氏度之间,温度既不算高,也不算低,不仅可以延长酸奶的保存时间,还可以最大化地保存酸奶的营养价值,最适合酸奶保存。
常温酸奶,不用放冰箱也可以保存6个月。阮光锋介绍说,常温酸奶又叫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高温杀菌过程会把酸奶中原有的活乳酸菌及其他活性菌种全部杀死,没有活菌,即使在常温状态下,酸奶也不会继续发酵和变质。但储存也应该避免受到太阳直射,特别是酸奶出现瓶身或袋子膨胀时,说明酸奶已经在细菌作用下发生乳酸菌的二次发酵,就不能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