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这条宝藏小马路,繁华而不失人间烟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乐游上海 发布时间:2023-04-08 12:56

摘要: 延庆路,原名格罗希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东起东湖路,与富民路相接,西至常熟路,中与华亭路相交,呈弧形。全长不足500米。

历史上的上海河浜纵横,池塘密布,后多番扩张,许多河浜被填埋筑路,现在的延庆路,原来是一条不知名的“断头浜”,1919年被填平筑成马路。如今的延庆路呈弯曲的形状,就是当年填浜筑路留下的痕迹。弯弯的弧形藏着延庆路的静谧与可爱,特别是大雨洗礼过后,路上一点一滴的小美好更加的闪闪发光。



主要建筑一览


延庆路130号(优秀历史建筑)




延庆路130号,建于1928年,位于华亭路延庆路转角处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原为锦名洋行大班寓所,由法国人赉安设计,是一座法国古典式花园住宅。


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立面多变,凹凸显著,南立面对称,构图呈“双三段”,横三段显著,竖三段突出,带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特征。


建筑底层前凸弧形柱廊,设计为大厅,两端略向外凸,以装饰效果极佳的古典柱式支撑,两侧弧形山墙上有丰富的曲线雕刻。


该住宅现由上海市结核病防治中心使用。


延庆路135-149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80年代初,程十发一家在延庆路141号


延庆路135号至149号是花园式里弄住宅,建于1934年,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建造。这种由新式里弄住宅演变而来的花园式里弄,既有里弄形式,在单体的样式上又接近独立式花园住宅。


延庆路135号住宅建筑三层,四坡顶,主体接近正方形,形体较简洁。沿街北面的室外楼梯直接进入二楼主入口。149号住宅南面饰左右双边石台阶,引向二楼,前平台连通二楼住房与房前花园,水泥拉毛墙面。137、149号住宅二楼则有铁栏样的长方形小阳台。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画家程十发搬入延庆路141号,创作了一系列重要作品,接待了无数重要宾客。


延庆路151-157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延庆路151-157号(单号)住宅建筑,建于1936年,系假四层联排式花园住宅。四栋建筑坐北朝南,沿延庆路紧贴街道布置。


建筑外立面为拉毛粉刷,带干粘鹅卵石墙面。墙面上开出的钢窗、椭圆形百叶窗及顶部烟囱等显得颇有质感。建筑最精彩的地方是每户沿街立面的主入口,从造型到材质和色彩的搭配都显现了设计的功力,宽幅出挑的混凝土雨篷做成微微凸出的曲线,下面是曲线同样优美的红砖砌筑的平拱门;拱券逐层内收,形成立体感,而支撑雨篷的两侧墙垛下部又以青石板砌筑成舒缓的曲线为收头。



从临近喧嚣的淮海路走到延庆路,那种感觉仿佛是穿越到了上世纪的老上海,没有商业气息的小马路,也没有车来车往的嘈杂声,只有清冽的鸟叫声。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逛逛吧。


责任编辑:杨佳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秋高气爽,来逛这条海派风情十足的...

旧改在即,黄浦老城区到底藏了多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