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路是一处名副其实的音乐街区,音乐元素随处可见。每走几步,便会遇见一家琴行,耳边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琴声。不经意间,背着大提琴、拿着小提琴或捧着手风琴的音乐人,就与你擦肩而过……因上海音乐学院坐落于此,这条小马路还拥有“音乐之路”的美称,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建筑,就是坐落于上海音乐学院内的,汾阳路20号专家楼。
建筑本身
历史图片
汾阳路20号专家楼建于1905-1911年,是一幢风格组合自由多样的花园住宅,反映了当时上海建筑海纳百川的特征。
汾阳路20号办公楼
与专家楼相比,同为汾阳路20号的上音办公楼相对更为出名,这里曾是上海犹太俱乐部旧址,创建于1932年,创始人为俄籍犹太厂商布洛赫。俱乐部设有文学小组,每周有“星期四”聚会,一批音乐、文学爱好者在此聚集。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是在沪俄籍犹太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如今,该建筑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办公楼使用。
汾阳路20专家楼号图示(《1948年上海行号图》)
目前门牌为20号专家楼曾为汾阳路30号,最早属于一位德国侨民,在30年代此楼被辟设为比利时驻沪领事官邸。1958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期间,该楼主要作为学院办公、接待专家之用。现在此楼作为音乐学院专家楼。
汾阳路20号专家楼为假三层,孟莎式双折陡峭坡屋面,带双坡老虎窗。
主立面二层带敞廊,木质构架支撑。底层、二层均有外廊环绕。
底层为水泥粗拉毛墙面处理,墙基厚实,半圆拱券门洞和窗洞,具有德国风格派特征。
二层为混凝土方形双柱外廊,镂空花格,轻巧剔透。局部带有北欧风格。
建筑面向大片草坪。室内屋顶有裸露木构架,壁炉为面砖和深色木装饰,显得高贵、典雅。
周边建筑
汾阳路45号
汾阳路45号,建于1932年,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承建。建筑为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假三层砖混结构,平面呈对称布局,立面略显不对称,正立面竖三段划分,中间底层为三个连续拱券敞廊,以四根圆柱支撑。
屋顶的红色筒瓦,山墙的帕拉第奥式窗,阳台的绞绳式铸铁栅栏,门窗纤细精巧的水泥砂浆雕饰,窗间的螺旋形柱,底层开敞式露台……所有设计细节,都充分展现了西班牙建筑的特点。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汾阳路79号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所在建筑,建于1905年,为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典范。整幢建筑外形呈18世纪欧洲城堡式,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共三层,地面上二层半,下筑半层地下室,楼前有一片法式风格的大草坪。建筑外侧弧形回廊扶梯处与室内旋转楼梯,是整幢建筑最为出片的位置。如今来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既能欣赏到物质文化遗产展陈,又可以近距离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
地址:汾阳路150号
汾阳路150号,这幢建筑外观乍看之下形如一架白色钢琴,与汾阳路的艺术气质十分契合。该建筑建造于1919年,是邬达克早期作品之一。建筑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呈经典横三段纵三段构图,庄重气派且不失典雅,窗楣、线脚、立柱等建筑细节都非常耐人寻味。如今,这座建筑与上海沪剧院结缘,成为传习、展示交流的“小剧场”。
建筑路线推荐
汾阳路9弄→汾阳路20号→汾阳路45号→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