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年人下班后,开始玩起共享位置“躲猫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3-10-11 13:07

摘要: 游戏重新流行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诸多疑惑,共享定位的成人版躲猫猫究竟有什么魅力?儿时游戏为何在今天突然翻红?

历经八天长假,很多人的身体已经回到工位,但心却还在放飞。


近日,一项主打欢乐奔跑和自由追赶的户外活动悄然走红——“城市躲猫猫”。



几十人上百人聚集在公园里,共同上演你追我赶的“猫鼠游戏”,这种用手机地图共享位置捉迷藏的活动,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加入,在社交媒体参加过活动的网友这样描述:


“关掉工作微信,打开手机地图,在公园里和陌生人飞奔,一场下来轻松跑出上万步。"



“记忆里上次这样一群人一起疯跑还是中学时的体育课。”



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游戏已经风靡超过50座城市,仅仅是9月中下旬到国庆期间,就有超过100场活动举行。



如果你最近在公园遛弯时见到手腕戴荧光棒并且形迹有些可疑的年轻人,那他很可能是在“躲猫猫”。


游戏重新流行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诸多疑惑,共享定位的成人版躲猫猫究竟有什么魅力?儿时游戏为何在今天突然翻红?


成年人下班后的放松时刻


为了搞清楚“城市躲猫猫”究竟有什么魅力,几位同事决定参加一次线下活动。


他们联系到一家位于北京市朝阳公园的“躲猫猫”团体,当他们到达约定地点时,发现公园里已经有好几批玩家正在游戏。


正式开始前是规则介绍环节,全体参与人员被随机划分成两队(猫队与老鼠队),并要在手腕佩戴上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识。


游戏规则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猫在规定时间内寻找鼠,老鼠则要躲避猫的追捕。


与儿时游戏不同的是,参与者需要打开手机中的高德地图,加入临时群组,全程在组内共享自己的位置。


游戏的40分钟里,需要参与者不停保持跑动。


在成都等海拔落差较大的城市中,跑步会升级成爬山或爬楼梯。



虽说是休闲游戏,但过程里依旧能感觉到大家强烈的胜负欲。


为了躲避猫队的追捕,有人将自己藏身于密林深处,有人干脆趁着夜色爬上假山......


在连续玩了两场“城市躲猫猫”后,他们分享道:


“感觉有点像是户外剧本杀,给平淡的工作日增添不一样的新鲜感。”


“运动一小时很难但是游戏一小时很简单,在游戏中享受到多巴胺分泌的快乐。”


“城市躲猫猫”如何兴起


那么,“城市躲猫猫”为什么会在今年忽然流行呢?


原因之一在于人们运动意愿和健康意识在增长,如同飞盘、骑行等活动的流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鲜的活动项目出现。


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躲猫猫”的包容度高,参与条件足够“接地气”。


年轻人生活节奏快,有社交需求但是缺少合适的场景和方式,先前流行的飞盘、骑行还是有一定的硬件门槛,然而对于躲猫猫,你除了需要准备一双运动鞋之外,几乎没有额外要求。


其次,“城市躲猫猫”的流行似乎也很符合近年运动项目的流行趋势,源于童年游戏的项目本身会格外受人关注。


比如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上,名叫“卡巴迪”的项目,也曾因为规则类似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引发大量讨论。


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它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有参与者表示,这种自发组织形成的陌生人团体不同于生活中其他熟人集体,氛围放松,可以更纯粹地享受游戏。


而生活中你很难用其他方式参与一场和这么多陌生人一起的游戏活动。


这种活动甚至关注到不善社交人群的需求。


“城市躲猫猫”也是一项内向人也能参加的集体活动,社交媒体上有“社恐者”称自己可以全程一句话都不说,借助手机参加整场游戏。


此外,躲猫猫的流行还得益于城市建设。


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几十年后,人们开始乐于用City walk等方式体验周边生活,从建设城市到享受城市功能的变化。



反观今年已经流行过的城市漫游(City Walk)、间歇日(Gap Day),类似的生活方式不乏互联网造梗的痕迹,相比之下“城市躲猫猫”的流行则显得更接地气,更像是一场人们集体的儿时记忆被重新唤醒。


与此同时,这种童年游戏复兴背后有着一种年轻用户独有的创意。


高德地图的组队模式在设计之初是为了方便用户提高出行的便利,但却无意间被一群年轻人解锁出了新的游戏玩法;


一款国民级的导航APP,就这样在他们的天马行空中,演绎成为了一种前卫的生活风尚。


而高德地图也“不负众望”地添加了产品新功能,以匹配这股“猫捉老鼠”的热潮。


高德地图现已加入“躲猫猫”游戏适配功能


各种机缘巧合下,昔日的童年游戏被技术加持,接棒City Walk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


仔细想来,将身边最熟悉的东西重组,做最能取悦自己的事,大抵就是年轻人信奉的生活哲学了。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