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么一条马路,全长约4320米,跨越了静安、长宁、徐汇三个区,连接静安寺和徐家汇两大商圈,它就是华山路。
这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串起了花园洋房、百年名校和各种美食,是上海为数不多永不拓宽的小马路之一。
在这里,每走一步都忍不住按下快门,捕捉这里每时每刻的美好。
旧时洋房故居,感受历史韵味
华山路修筑于1862年前后,曾被称作“徐家汇路”“海格路”,1943年才正式改名为现在的“华山路”。这里有着诸多百年老建筑,住过许多历史名人,见证了上海的历史文化。
1、大胜胡同(华山路229—293号)
大胜胡同建于1912年至1936年间,共有三层朝南砖木结构房屋一百余幢,呈行列式排列。因为投资方是在中国北方传教的教会,因此以“胡同”命名。
如今,曾经的大胜胡同7号“德莱蒙德住宅”,摇身一变,成为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展示了沪上百家老字号品牌,大白兔奶糖、光明牛奶、正广和盐汽水、妈妈年轻时喜欢穿的龙凤旗袍、爸爸上下班骑的凤凰牌自行车……这些留在记忆中的品牌带你重回旧时光。
小贴士:老字号品牌馆目前正在整修中,具体开放时间可关注其公众号通知。
2、蔡元培故居(华山路303弄16号)
一座三层英式花园洋房,红瓦屋顶,黄色鹅卵石墙面,墨绿色窗户,显得古朴又雅致。故居里陈列着当年的旧物件和老照片,如打字机、行李箱等。
走进这里,近距离了解这位对中国近代教育有着杰出贡献的学界泰斗,感受其浓厚的理想主义气质与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3、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华山路639—643号)
始建于1937年,建筑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侧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对称布局,红瓦坡顶,纵横3段构图。东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东西两部分相结合,使得整幢建筑的平面呈“Y”字母形状。
长久以来,剧院创作出《马兰花》等近300个题材各异的优秀剧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4、枕流公寓(华山路699号)
建于20世纪30年代,“枕流”二字出自于《世说新语》,取“枕石漱流”的含义,希望人生活于此能暂避喧嚣,过上枕石漱流般的生活。早在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就已经安装了电梯,地下室还带有游泳池。水池曲径,树木葱绿,拥有2500平米的大花园。
这座被称为“海上名楼”的公寓大楼,曾经见证过无数沪上文化界名人的入住: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越剧演员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等。
5、丁香花园(华山路849号)
始建于1862年,是上海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顶级花园洋房之一,相传李鸿章曾居住于此。
当初的设计师精妙地将西式建筑融合到温婉的江南园林之中。园中绿茵平畴,花木蓊郁,小桥流水,古趣盎然。巨大的老樟树簇拥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还有一条巨龙缠绕在院墙上,极富生气。
沪上名校,值得打卡的人文建筑
华山路上坐落着两所高校: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这让华山路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底蕴和文艺气息。
1、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630号)
创建于1945年,是国家文化部直属的重点艺术院校。校内不仅有上世纪留存的端钧剧场,还有毓琇楼、熊佛西楼等老式建筑。
上戏旁边就是上戏·艺术书店,是一个非常适合文艺青年的去处。欧式复古的设计、墨绿色的色调、木质的书架,仿佛置身于80、90年代的电影场景之中。这里有超多周边,如上戏建筑系列的冰箱贴、金句徽章、手办等。
2、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1954号)
创建于1896年的上交大,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高等院校之一。蛟龙盘踞的明清宫殿校门与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群,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天之骄子”,穿越了三个世纪的沧桑。
美食每刻,不能错过的宝藏店铺
除了花园洋房、百年名校,华山路上当然也不缺乏美味的点缀:各种精致的甜品店、咖啡店、杂货店……找一个阳光温柔的午后坐下,享受惬意的慢时光。
1、红宝石(华山路375号)
红宝石是上海人所熟知的老字号西点房,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红宝石的第一家店就诞生在华山路上。复古红,也在此成为华山路的一抹亮色。鲜奶小方,是记忆里抹不去的好滋味;迷你栗子杯,丝滑奶油和软糯的栗子泥,完全吃不腻。
2、静安面包房(华山路372号)
华山路上的静安面包房也是上海第一家,面包的种类很多,性价比很高。奶油白脱小球、奶油椒盐棍、羊角面包,每一款都有忠实的粉丝。
3、MBD(华山路785号)
MBD是华山路上一家小有名气的面包店。店内首推黑豆松子恰巴塔,表皮薄脆有韧劲,搭配甜丝丝的黑豆、油香的松子,柔软香甜又富有嚼劲,每日来打卡买面包的人络绎不绝。
4、吉福瑞杂货铺(华山路703号)
低调的一家杂货商店,主营各类进口食品和食材。门口摆放新鲜果蔬盆栽,还有一个小吧台,处处都散发着浪漫气息。
货架上满满当当,各色的进口零食,尤其是各类酒水和调味料,像一个现实版“解忧杂货店”。
百年马路,梧桐树下皆风情。无论春夏秋冬,华山路总是散发着浪漫魅力。
当然,它值得驻足的地方,不止以上这些。那些隐藏着的惊喜,正等待你一点一滴去慢慢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