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列列奔驰的中欧班列,构筑起联通世界的新桥梁。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欧班列-上海号”驰骋在丝绸之路上,成为国家之间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重要选择,也成为中国联通世界、实现共同发展的缩影。“中欧班列-上海号”2021年9月28日开通首列,两年多来,已经开出了150多列,将价值45亿多元的货物安全传送于欧亚大陆之间。与此同时,“中欧班列-上海号”与进博会紧密联动,为包括欧洲在内的各国企业赴上海参展进博会开辟全新通道,成为进博会“展品变商品”通路上高品质服务的运输选择。
为国际贸易提供环保高效的新运输方案
“通过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可以比海运减少95%的二氧化碳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也比海运减少了30倍。同时铁路运输也更快捷,比海运要快得多,这对于制造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能为客户提供更快捷和更稳定的供应链产品。”德铁承亚国际货运代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弗兰克·修尔彩曾在接受上海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是可持续、绿色环保且快捷的运输方案,在未来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是帮助实现碳中和共同目标的一把钥匙。
德铁长期运营往返于上海和德国之间的国际班列,承运的货物种类有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化妆品、日用品、机器人等其他产品。弗兰克·修尔彩讲述了与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的合作历程,2021年,德铁与东方丝路合作运营“中欧班列-进博号”。“我觉得进博会对于世界各国来讲都是非常盛大、非常重要的展会。因此我在举办第一届进博会时就来了,我现在生活在上海。”
弗兰克·修尔彩认为,举办进博会带来无限商机,人们来到进博会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且达成新的交易。“我们有幸作为中欧班列运营者,可以为这些贸易提供运输方案。而上海是一座富有创新精神、生机勃勃的城市,非常合适举办进博会。如果未来每周能开行一列联通上海与欧洲的班列,这些优势将更为显著,我想这会受到整个行业的欢迎,同时我相信能为各国间的贸易提供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深化“展品变商品”的贸易新通路建设
“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至今两年多时间,虽然面对各种激烈竞争,但仍逆势增长,班列通行数量稳定增长,实现了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去程和回程的全覆盖,通达欧亚9国80余个城市与站点。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锦秋介绍,今年,围绕高效服务第六届进博会,“中欧班列-进博号”为欧洲以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进博会开辟一条全新的通道,组织了3列“进博号”列车,承运了210标箱货物,货值超过3.5亿元,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从初期参展的服装鞋帽、玻璃器皿、汽车配件等低附加值商品,到运载的货品逐步转向光伏组件、液晶平板、摩托车、电梯等高附加值商品,中欧班列如今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展品参展进博会的重要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此次“进博号”更是搭载了高货值的高端工业产业线设备,成为见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还组织了“中老班列-G60号”国际货运班列从上海首发,意味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经济辐射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格局。据东方丝路市场营销部主管姚煜炜介绍,11月份恰逢进博会召开,时间紧任务重,任务团队第一时间开始集货,争分夺秒开展业务,与海关、铁路方面加紧沟通,不辞辛劳来回奔波,在短短6天内完成39个箱子的集货任务,推动了首列中老班列顺利开出。
创新化解难题 助推新服务升级
据了解,今年“中欧班列-进博号”还首次实现铁路电子提单应用,展品以更快速、更绿色的方式和中国消费者们在进博会上见面。姚煜炜介绍,为了开好进博班列,东方丝路党组织联手亿通国际积极组织学习了提单相关知识与操作流程,联合平台客户和银行方洽谈提单试验合作意向。东方丝路多次协调平台客户、银行及上海海关等,研讨试验物流方案、报关清关、到站领货等相关内容。随着长三角地区首张中欧班列铁路电子提单成功签发,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一次在铁路运输单证物权化上的有益探索,共同提升进博数字化服务能级。
而场站问题一直是困扰“中欧班列-上海号”运营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今年,新增的到发场站上海中储场站正式投入运营,为班列高质量开行提供更完善的设备设施和服务保障。同时,东方丝路公司主动与相关单位协商“上海号”未来的场站布局,到场地第一线勘察选址,制定建设营运方案。为推进场站建设的进度,公司干部职工早在国庆期间就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了“A+B”场站的硬件设施,为进博班列顺利抵达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与高校共同开展调研,在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接优势,搭建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学术研究上,通过与专家学者组队共同撰写场站项目可行性报告等举措,开展深层次、可持续的合作,探索校企联动的深度融合道路。
王锦秋透露,接下来,“中欧班列-上海号”将瞄准新的努力方向,争取在新能源汽车、特殊化工品、天然气等高、精、尖、难一系列产品的运输上实现重大突破,开行密度有望继续提高,运量也会有所突破。在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带动下,加速长三角地区研发、制造、技术、文化、流通领域交流,跑出合作共赢的“加速度”,实现欧亚联通、长三角联动、强优联合,持续为上海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