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见证了1978年的曹家渡,而如今的这里依旧烟火气十足

来源:静安文旅 作者:静安文旅 发布时间:2024-01-14 18:42

摘要: 《繁花》里13路公交站勾起许多曹家渡人的回忆,过去和现在交汇变得逐渐清晰,多年来唯一不变的是属于曹家渡独特的市井烟火气。

热气腾腾的早餐店,人来人往的街道,人头攒动的杂货店,拥挤的公交车,戴着红围巾的13路之花……


《繁花》这段镜头带我们见证了阿宝和雪芝的相恋,也让我们看到了1978年烟火气十足的曹家渡。


1978年,阿宝在工厂当工人,雪芝是13路公交车的售票员。《繁花》小说中写到:“有一次,阿宝问雪芝,我来乘电车。雪芝说,好呀。阿宝说,真的。雪芝说,乘几站,还是几圈。阿宝说,曹家渡到提篮桥,乘两圈。”1978年的13路,从曹家渡到提篮桥,全长九点七公里,当中要经过十六个站,全票是一角三分,来回一次要一个小时。



13路公交车见证了阿宝刻骨铭心的初恋故事,而这辆公交车至今也仍然在曹家渡运行,大家可以坐一趟13路公交车,感受阿宝和雪芝恋爱的感觉。



1960年10月8日,电车二场开辟13路无轨电车线路,自提篮桥至曹家渡,线长9.938公里,取代72路公共汽车。13路电车几乎走完了普陀区最主要的商业街道——长寿路的全部路段到达曹家渡,加强了沪东与沪西间直达交通。



《繁花》中的13路终点站曹家渡素有“沪西小上海”之称,区域内的长寿路、万航渡路、长宁路、长宁支路、万航渡后路5条道路形成辐射道路网,又叫“五角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为沪西的商业中心之一。除了有各种点心小吃店之外,还有百货、服装、五金、交电、日用杂品、烟纸杂货等商店。



当时的曹家渡是非常繁华的,在中心的大圆盘中有五金店、新华书店、邮局、状元楼、棉布店、健民西药店、绸布店、三民浴室、大新照相馆等;周围的有三阳泰南货店、鼎和祥文具店、沪西电影院、开开百货商店、华光影剧院、万航渡路地段医院、长寿路联合诊所等等;还有附近的苏州河、三官堂、三官堂桥(横跨苏州河的木头桥),苏州河北有活鸡市场……


那时的曹家渡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极为简易,但人口集中,人气极旺,别说是节假日,就连平时也是非常热闹的。


著名画家黄阿忠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搬迁至曹家渡,在回忆曹家渡的同时也拾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我一有空闲就到曹家渡走走逛逛。看邮局门口的代客书信,在我眼里,那代书者的蝇头小楷写得非常好,心中萌生练字的想法;观画像店中的画师如何用九宫格打轮廓,终于解开店门口挂的电影明星赵丹、王丹凤的画像,是怎么画成的疑惑。


我也会去鼎和祥文具店买铅笔、橡皮,有一次看中一只铁皮铅笔盒子,印了红红绿绿的图案,太好看了,因为价钱太贵没买成。后来父亲用木头为我做了一个,涂上油漆,也很好看,那只木头铅笔盒子,我一直珍藏到现在。鼎和祥文具店是一家老店,曾一度改名为战斗文化用品商店,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每年的春节前,父亲总要安排我们兄弟几个去曹家渡三民浴室洗澡。三民浴室在曹家渡是比较有名的,每到过年前夕,往往人满为患,有时候要排很长时间才能进去。浴室的建筑有民国元素的风格,门窗是彩色玻璃镶嵌,很好看,就连名字也是民国时期遗留的。进浴室有一小厅候浴,一个卖筹子的柜台,后面挂一价目表。高档的在二楼,沿木楼梯上去,有单间的,供应茶点,浴池也是相应配套的。楼下分两档,价格高一点,座位相对宽大些,也泡茶。还有就是大众的,也是最低档的,位子比较挤,而且擦干身体后就要催你赶快离开,以便下一波人进来。



历史曹家渡的记忆,随着老弄堂、老街道的消逐渐变得模糊,《繁花》作者金宇澄通过文字和手绘方式,将记忆在纸上唤醒,与读者分享。


在曹家渡,同样有这样一位用画笔记录下历史的居民。


1954年,余彤一家从长宁区搬到了武定西路上的明月新邨7号,作为曹家渡的老居民,余彤利用自己的画画特长,将记忆中的曹家渡地图画了下来。



地图上所画的内容是长宁、普陀和静安三区的交界处。余彤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和江湾五角场区别,他们更习惯叫这个地方为“三角场”。从地图上看到,路口中心有座“小岛”,岛上布满了商铺和饭店。余彤最心爱的收音机就是在岛上的明声交电商店购买的,旁边的新华书店和曹家渡邮局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沪西状元楼和国泰理发店,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老字号。



“原先这一片都是棚户区和工厂,和现在的高档住宅小区是天壤之别”,余彤回忆到,和《繁花》剧中的热闹繁华一样,这片区域当时充满了生活气息。从前,自万航渡路武定西路口一直到明月新邨弄堂门口,道路两边都是露天菜场,摆满了国营小菜摊位,有肉类、豆制品和蔬菜,逢年过节的武定西路总是人山人海,很是热闹。在长寿路口还有家胜利日夜食品商店,全天二十四小时营业。



看了《繁花》,同样颇有感慨的,还有在曹家渡生活了近七十年的陈阿姨。在她的回忆中,曹家渡两个不能不提的地方是沪西电影院和曹家渡花鸟市场。



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电影院,不光给曹家渡地区的居民,还给更多的沪西居民带来了难忘的娱乐体验。“花鸟市场面积很大,花卉鱼虫品种繁多,我年轻时喜欢在那里淘一些造型简洁的花器,每次拎着它们走在回家路上,都能深切地体会到身为曹家渡人的喜悦和满足。”陈阿姨告诉周到君。


改革开放以来,曹家渡的道路拓宽了,公交线路调整了,当年的“小莘庄”如今变成了高楼林立的达安花园,当年的“五角场”如今也变成了智能时尚的现代化商圈。



《繁花》勾起了许多曹家渡人的回忆,曹家渡的过去和现在交汇,变得逐渐清晰,而多年来唯一不变的是属于曹家渡独特的市井烟火气。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