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已经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全市场ETF规模更于日前突破4万亿元大关。
日前,博时基金在上交所召开以“新机遇”“新引擎”为主题的走进上交所活动暨ETF发展研讨会。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发表《携手价值创造,共建ETF生态》的开幕致辞,感谢上交所对中国ETF发展的卓越贡献。
打造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
会上,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介绍围绕“如何通过ETF更好地为投资人创造价值”这一重要命题,基金管理人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ETF的生态。他指出,当前投资人在ETF投资过程中面临诸多痛点,主要体现在资产类别不够多元、研究分析不够深入、资产配置难度较大、运营管理效率不高以及整体生态尚不完善等五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痛点,江向阳表示,博时基金正在加快改革创新,打造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特点可概括为“资产多元化、研究深度化、服务投顾化、运营体系化和生态可持续化”。
在资产多元化方面,博时基金已形成跨A股、港股、美股、短债、长债等产品体系,形成“多资产、全谱系、低相关”的资产体系。如博时科创产品系列、央国企红利资产系列,以30年国债、可转债为核心的债券资产等等。
2024年博时基金非货ETF管理规模已达1431亿元。博时ETF价值赋能体系的特点:资产多元化、研究深度化、服务投顾化、运营体系化以及生态可持续化。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博时基金旨在为投资人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ETF投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ETF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拥抱科创及债券指数投资机遇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唐屹兵进行《人工智能浪潮下的科创板投资机遇》主题演讲。他表示,科创板行业分布契合AI发展趋势,“硬科技”领域的并购重组有利于促进创新技术的发展。目前科创板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板块,未来随着研发成果的转化,科创板整体利润率或有较大提升空间。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张磊在《拥抱债券指数化投资大时代》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博时基金债券ETF产品。他提到,2023年以来,指数型债基市场蓬勃发展,指数债基总规模由2023年一季度末的4769亿元快速提升至2024年四季度末的13354亿元,增幅达到180%。博时基金目前已布局4只债券ETF——30年国债ETF博时、可转债ETF、信用债ETF博时及国开ETF的优势特点,并表示公司后续将积极参与债券ETF新产品创新。
会上,来自中信证券、太平养老、兴银理财、华泰证券、艾方资产的专业投资人士共同探讨了国内债券ETF的发展趋势、配置债券ETF的主要适用场景、投资债券ETF行为模式及个人投资者对于债券ETF投资价值的理解等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