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她的指尖抚过老凤祥绒盒里的两件翡翠时,那些藏在《诗经》里的玉文化突然有了温度。平安如意扣的圆融与节节高挂件的劲竹,原是给少女的双重人生题解——
平安如意扣:把千年月光戴进青春
这枚外圆内圆的翡翠,冰种料子透着水色,像把江南梅雨凝在其中,轻轻转动就能看见光在玉质里流淌,恰似她背过的“蓝田日暖玉生烟”。最妙的是内圆与外圆的呼应:外圆是“天行健”的天地辽阔,内圆是“地势坤”的内心安定,戴在颈间便如揣着一枚立体的《中庸》,让她在未来的人生里既知圆融处世,又守得住“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通透。这枚扣子还藏着铜钱的隐喻——不是市侩的财富,而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文人风骨,恰合她对古典文学的痴爱。
节节高挂件:竹影里长出的青云志
另一件竹节挂件则是写给未来的励志诗。老凤祥的工匠把翡翠雕成竹节,竹节间上巧覆盖着金色的竹叶,阳光下像要滴出《楚辞》里的“纫秋兰以为佩”。最绝的是竹节的弧度——既不是僵直的刻板,也非弯曲的谄媚,恰如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人脊梁。这挂件戴在衬衫领口,低头可见竹影横斜,仿佛把“胸有成竹”的典故戴在了身上,既是对她语文高分的褒奖,更是对未来“节节高升”的期许。竹子四季常青的特质,又暗合了非遗文化里“基业长青”的祝福,让传统美学与青春朝气在翡翠里完成了跨时空对话。
双生玉语:哪一款更懂她?
若她偏爱“岁月静好”的含蓄,平安扣便是行走的《道德经》,让她在浮躁时摸一摸温润的玉面,想起“复得返自然”的从容;若她向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锐气,节节高则是立体的励志铭文,每一节竹节都在提醒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古训。其实无论选哪件,老凤祥的翡翠都是会生长的礼物——随着她的佩戴,玉质会愈发通透,就像她与古典文化的缘分,终将在岁月里酿成“玉汝于成”的佳话。
友情提示
品味经典、收藏有道。老凤祥各款珠宝饰品在老凤祥名品楼有售,诚惠顾客,敬请光临。
地址:南京东路518号(福建中路口)。
咨询电话:63526688(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