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笔者自第七届进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新签下届企业展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实现了成功、精彩、富有成效。
六天时间里,专业化对接洽谈传递开放强音,高质量论坛活动凝聚开放共识。进博会不仅为展客商搭建了展示平台与沟通桥梁,也展示了上海一流的城市形象和一流的服务保障。
国家展特色亮点多,企业展科技含量高
作为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进博会每年都汇集来自全球的新品好物。今年,进博会国家展汇聚了来自五大洲的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贝宁、布隆迪、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纳米比亚、挪威、斯洛伐克等7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次参展;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企业参展,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充分体现全球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
国家展展台设计融入各国文化、民族特色和现代科技,举办了200多场精彩纷呈的展台活动,既展现丰富的历史底蕴,也让观众了解到各国在不同领域的独特优势——马来西亚馆汇聚众多当地知名企业,展示特色食品、载人飞行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重点行业成果。法国馆全面展示先进科技、食品、消费品、医疗保健等特色优势产品。
跨国企业带来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200多项中国首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技术装备展区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展出电子材料、生物材料、特种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汽车展区中一半以上的展商展示自动驾驶、新型储能等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创新孵化专区集中展示34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个创新项目,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贸易投资对接精准,上海交易团成交额再创新高
7年来,进博会国际采购和投资促进功能凸显。展会现场,采购商长廊座无虚席,线上的供采大厅和数字进博平台发布了近1.2万条采购需求。
本届进博会专业观众规模更大,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组织注册专业观众超过43万,同比增长4%。上海交易团现场采购成交再创新高,累计意向成交金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连续七年位列地方交易团首位。
本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共举办近50场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举办124场新品发布活动,展示176项前沿科技产品;组织了86场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
同时,本届进博会丰富了供需对接场景。首次举办重要采购商选品会,邀请大型商超、代理经销商、餐饮企业、跨境电商及直播电商、新零售渠道商等与参展商开展专场对接活动,根据意向采购需求匹配参展商,提高对接洽谈精准性。
依托线上交易平台,进博会溢出效应再放大。进博会前,上海国际展览贸易促进平台(365展贸网)正式上线,目前已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17家参展商、2644个展品、173家采购商注册,并组织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展示对接、招商路演、直播带货等方式对接进博会展商展品,多家电商平台结合“双十一”大促举办专场活动,推动约20个国家近70款展品快速入驻并上线销售。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服务保障再升级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五年来,上海将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内涵赋予进博会服务保障。
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平特别介绍,本届进博会包括2个职工驿站、1个党群服务站、106个党(团)员志愿者示范岗在内的人民城市的“党群服务”之家塑造了进博会的一面旗帜,累计服务展客商22万余人次,成为一站导览、优化体验的“观展枢纽站”,促进沟通、增进互信的“文化交流站”,探索出在大型国际会展中抓党建、促办会的有效路径。
人民城市“以人为本”的底色也增添了展客商服务的暖色。境外展客商参展更便捷,展会现场开设了境外人员服务站,依托上海出入境“直连平台”实体窗口,累计为外籍展客商签发多次入境商贸、访问签证74证次,办理停居留证件211证次,对有意留沪工作、创业的外籍展客商提供出入境办证、驾照办理等服务3726人次。
头图为第七届进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现场。劳动报于玘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