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领跑者丨市劳模、爱君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家政员朱春南:认真对待每寸地板每次烹饪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0-12-19 08:57

摘要: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爱君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家政员朱春南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她曾服务过的雇主们纷纷发来消息打来电话,祝贺她当选了2020年上海市劳模。欣喜和感动的背后,她回想起自己13年前刚到上海时的初衷,“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付出120%的努力


2007年,朱春南离开老家安徽南下来到上海,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彼时举目无亲的她犯了难。“我该如何在这座陌生城市中生活?哪里才是我的容身之处呢?”


机缘巧合,朱春南经由老乡介绍,在上海爱君家政做起了“保姆”这份工作。第一个雇主是一对夫妻,太太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先生则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孩子读初中。朱春南的职责就是做好日常家庭保洁和晚餐烹饪。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朱春南眼里,要想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立足,她必须拿出120%的努力。


凭借着一丝不苟、诚实勤奋的工作态度,朱春南很快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做好家政工作,朱春南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有关家政方面的专业培训。


10多年来,她先后学习了中西点烹饪、中式点心、西式烘焙、裁缝手工、插花礼仪、茶道、派对布置、管家培训、育婴师、家政服务员、老年护理、孕产护理、驾照、英语、瑜伽教练等等,并获得了相应证书。


“雇主教我学钢琴”


随着综合素养的不断积累和提高,朱春南在服务上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就好像是武术中的一招一式突然有了内功和劲道。而乐观积极的她,也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2007年5月,朱春南来到大学教授张老师家,负责卫生和晚餐。张老师夫妇精通好几样中西乐器,每天朱春南在工作时总能聆听到悠扬的琴声。“钢琴、扬琴、琵琶,当时觉得自己好幸福,工作还能有如此享受,太棒了!”朱春南兴奋地说。


后来,张老师见朱春南也喜欢音乐,便利用空闲时间教她弹奏简单的钢琴曲,认识简谱、五线谱,就这样,在朱春南的“技能列表”中,从此又多了钢琴这一项。“感恩感谢张老师一家,现在我女儿也在跟张老师学琵琶,而我当初学的钢琴也没有丢,有时还能给雇主露上一手呢。”


2009年2月,朱春南又来到卡夫公司驻华高管家里工作,先生是名油画艺术家,太太是公司高管,雇主一家此前一直在欧美国家生活,生活西式,温文尔雅。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朱春南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终于在3个月后,她做到了各项工作都能使雇主非常满意,并把家放心交给她打理,先生可以沉浸在油画世界里,太太可以安心地上班。


在雇主家,朱春南接触了很多国际友人,这也让她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他们对我都很友好,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朱春南有些不舍地说,“他们视我如亲人,还会带我去各地旅游。虽然他们一家现在定居香港了,但我们都像亲人一样保持着联系,前几年还邀请我们全家去香港玩呢。”


家里来了个“中国妈妈”


2011年10月,朱春南来到一户日本家庭工作,当时家里还有女宝3岁,男宝5个月,朱春南要负责照顾两个宝宝和所有的家务,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定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从学习简单日语和日料开始,朱春南全心全意把这个家当成自己的家来管理,把两个宝宝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呵护,教中文、讲故事、一起做饼干、做游戏。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与相处,朱春南付出的爱和辛劳终于有了回报,孩子们把她当妈妈般依赖,还给她起了个称呼——“中国妈妈”。


每天晚上,雇主结束工作回到家中,迎接他们的总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布置得温馨而美味的晚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朱春南总能做在雇主想到之前。甚至偶尔来度假的祖父母都把她当成亲人一样尊重。


2014年8月,在日本的奶奶以亲属名义邀请朱春南全家去日本旅行,全程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深受感动。“即使后来他们一家回了日本,我们遥隔两地,他们也还是把我当亲人一样,每年都会带着孩子来上海看望我这个中国妈妈。”说起这段经历,朱春南满是感激,让她体会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那份甜蜜和牵挂。


如今,朱春南虽然被评为了上海市劳模,但她却十分谦虚,正所谓饮水不忘掘井人。“我的成长离不开公司的培养和领导的教诲。”平日里,除了工作,朱春南还会定期去开元小学和社区当义工,在劳技课上教孩子们手工制作头饰、编织、旧衣改造、花式点心等等。


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东至县农村的朱春南,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没能继续读书一直是她的遗憾。“我很喜欢学习,读书时成绩一直很好,总考100分。”虽然家政员的工作并不轻松,但这些年来她一直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目前朱春南正在读本科,她想系统地学习家政学。


有人曾问她,为什么你会得到那么多顾客的好评?“其实哪有什么捷径和方式,唯有认真二字。脚踏实地认真对待每一块玻璃、每一块地板、每一次烹饪。” 朱春南笑着说,“是认真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无论我们在怎样微小的位置上,无论由怎样廉价的材质做成,都要尽全力实现自己,生活本就应该脚踏实地,我无悔当初选择了家政这份工作。”


责任编辑:李成溪,庄从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