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上海劳模工匠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表示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上海发展新局面。
以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更是引领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迈进的“第一动力”。
全国劳模、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九分厂总装工、首席技师王曙群表示,“会议为‘十五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他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最终要通过一件件高质量的产品来体现,而新质生产力正是由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水平的创新与高质量的产品共同构成。
作为航天产品总装总测的一线工作者,王曙群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航天强国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新质生产力在航天领域落地的重要推动者。“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有价值感。因为每一次航天任务圆满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一线工人的智慧与汗水。”王曙群表示,将立足空间机构产品总装总测岗位,不断锤炼技能、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推动新质生产力在航天领域的蓬勃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9月,在一场劳模工匠走进上海交通大学的活动上,全国劳动模范、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肖素枝在分享时表示,创业不易,需要的是不断创新。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科技一线的全国劳模以及一名创业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让她深刻感受到国家顶层设计与其所在产业实践的同频共振,也更加明晰了个人奋斗与企业发展的时代坐标。
“全会强调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十五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促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这些为我们所处的低空经济领域注入了最强劲的政策驱动力。”作为一家低空无人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肖素枝坦言,其所专注的无人机智能巡检与光伏清洁机器人,正是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是“新质生产力”在能源运维领域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企业战略融入国家发展蓝图,在低空这片“新空域”中开辟价值无限的“新天地”。
肖素枝特别留意到,“创新驱动”是贯穿全会公报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回顾自己团队在新能源巡检领域的攻坚历程,正是秉持着“科技就要敢啃硬骨头”的信念,才实现了在复杂地形、极端气候下稳定作业的技术突破。“未来的创新不能仅满足于‘被动响应’市场需求,更要具备‘主动引领’的前瞻视野。”她说,要基于对“十五五”期间能源结构转型、低空应用场景拓展的预判,让技术研发走在需求前面,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先行官”。
在转型实践中
不断前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上海市劳模、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震表示,广袤乡土大有可为,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为澎湃的创新活力。
这几天,位于崇明区中兴镇的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慧羊场又上新了:白山羊统一佩戴了全新升级的第四代生物智能蓝牙耳标。市劳模、公司董事长黄震说,这枚小小的耳标就是羊的“电子身份证”,能全方位捕捉羊只的生命体征与活动情况。
昔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场,在“黑科技”的加持下,变成了“数字农场”,“潮”起来的背后,是他对于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坚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这不仅为我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更坚定了我‘种点田,养小羊’的信心。”
对于转型发展的探索和期待,上海建工工匠,二建集团数字化研究所所长赵英吉深有感触。他说:“这与我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高度契合。”
经过多年技术攻坚,上海建工二建集团通过研发巡检机器狗、验房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构建了一套智慧运维与能碳管理系统,能有效破解传统建筑行业的痛点,这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体现。“展望未来,我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带领团队更专注于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感想优化大模型、图像识别技术在施工监管等场景的应用,持续深耕建筑数字化领域”,赵英吉表示:“为实现‘十五五’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这几天,全国劳模、国家电投上海电力能源科技精甄检测技术分公司经理严琳的学习笔记上,划出了她反复思考的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为一名深耕燃煤与油品检测的技术工作者,严琳的日常工作大多在实验室里进行。近年来,随着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检测技术也在加速革新。严琳带领团队推进燃煤清洁化应用研究,探索燃烧过程中的排放控制;同时,她将数智化理念引入检测场景,推动实验设备的自动化、数据采集的实时化和结果分析的智能化,让传统检测实验室实现数字化升级。她参与的油品标准化项目,正逐步为电力设备提供更科学的燃料质量评估模型,为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坚实依据。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严琳说。立足实验室一线,她和团队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精准检测为支点,在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交汇处,贡献属于新时代电力人的智慧与力量。
积极探索创新
努力创效
通过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海市劳模、豫园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总裁陈继东深刻认识到“十五五”规划擘画的蓝图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基础的关键部署。全会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与他平日工作中肩负的豫园商圈安全管理职责高度契合。
作为一名上海市劳模和基层党务工作者,陈继东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豫园商圈安全管理实际,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领团队持续完善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商圈,为确保市民游客的安全、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劳模、上海工匠、普天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劳模工作室负责人周向争表示,他对二十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句话印象格外深刻。三十年来,他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历程,深耕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他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行业实践,是交通强国的见证者与建设者。
“大会使人振奋,交通强国离不开技术创新,更离不开产业升级。”他表示,接下来,更要立足本职岗位,将会议精神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在本职岗位、本领域中,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创效,为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