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通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教育均衡发展之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0-11-03 23:36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三五”期间,通渭县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管理引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渭县陇川学校现为农村非全寄宿制九年制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学生410人。走进陇川学校,规划整齐的教学楼和教师周转房,宽敞明亮的教室和硬化操场,一系列高标准教学设施配备齐全。通渭县陇川学校校长马鹏飞介绍,这是自2015年全省农村学校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所发生的喜人变化。



通渭县陇川学校校长马鹏飞说:“学校原先的这个地方,属于D级危房的两排平房教室,通过2016年和2020年改薄项目之后,新建了两栋教学楼。后边那一栋是初中部,前面这栋是小学部,这是我校2015年教师周转房改薄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我校教师的办公及生活条件。”



“我从2008年毕业以后就分配到通渭县陇川初级中学,刚分配进来的时候在前边的平房里面住宿,一家人住的话很拥挤,很不方便,自从2015年学校周转房建造完成以后,我搬到了周转房里面住宿,这里面既有卫生间、厨房,还有卧室,三个房间都是分开的,做饭这些都很方便,孩子读书写字都很宽敞。”通渭县陇川学校教师郑海金告诉记者。



“两类学校”是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解决“两类学校”发展滞后问题,是振兴乡村教育和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通渭县陇阳学校现为九年制寄宿制学校,现有教职工58名,在校学生357人。当说起近年来陇阳学校发生的喜人变化时,陇阳学校校长李义军感慨万千。



通渭县陇阳学校校长李义军说:“两类学校建设以来,我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升,投资34.8万元新建厕所150平方米,8万元采购饮水设备两台,课桌椅200套,学生床120套,并配备了音体美教学设备,投资9万元采购电脑20台,并且实施了温暖工程,投入15万元新建了锅炉房,70万元安装空气能锅炉,新建了新食堂300平方米,投入500万元建成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同时硬化了校园3600平方米。学校于2018年使用新型空气能锅炉,使原先的燃煤锅炉变成了现在新能源锅炉。”



近年来,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多,城区学校不同程度出现了学生入学难和大班额教学现象,针对出现的问题,通渭县教育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在县城区新建幼儿园3所,小学2所,九年制学校1所,极大缓解了城区学生入园难、入学难的问题。通渭县第六幼儿园位于平襄镇河南村姜滩社,于2019年8月开园,现有教学班9个,幼儿386人。


通渭县平襄镇南河村村民王芳告诉记者:“我家住在南河村,2018年开始老大要准备上幼儿园,那时候这附近没有幼儿园,只好送到县区里上。从2019年开始,姜滩附近新建了第六幼儿园,招生之后我们就送到了第六幼儿园来上学,那时候我们送孩子县城上学的时候,都是提前半个小时从家里出发,下雨下雪的时候路特别难走,送小孩也很困难,现在送孩子到第六幼儿园上学,提前四五分钟步行就可以到园。”


“温泉路学校2018年秋季正式招生办学,从刚开始的学生300人,扩大到现有学生1600多人,教学班36个,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有序,开局良好。”通渭县温泉路学校校长张红红说。



据了解,2016年以来,通渭县教育部门共投入资金6.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校安工程、全面改薄、温暖工程等项目,完成通渭县职专、通渭县姜滩小学迁建,建成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通渭县温泉路学校和各级幼儿园122所,改善246所学校办学条件,建成教师周转宿舍154套,配备教学及生活设备7.03万台(件、套)。



“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工程,全力改薄、两类学校建设、温暖工程等项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基础条件极大改善,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通渭县教育局扶贫办公室主任刘建雄说。

责任编辑:范晨光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美舰过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随时...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8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