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复旦大学发布了博士后队伍建设新方案,尤其是“超级博士后”制度格外引人关注。方案提出,“超级博士后”的年薪可以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确保全职博士后住房需求,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博士后公寓管理体系和住房货币化补贴体系;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积极保障全职博士后子女入学。
新方案首先明确,复旦大学将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工作站位,加强统筹谋划。学校博士后岗位设置以全职博士后岗位为主,适当设置部分在职博士后岗位和工作站联合博士后岗位。针对不同类型的博士后,新方案提出,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完善招收办法,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健全评价办法。
实施超级博士后制度,是新方案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内容。根据新方案,在学校资助全职博士后岗位中设立超级博士后岗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吸引国内外一流大学有突出科研表现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进入学校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团队,潜心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原创性研究。
“建立有助于博士后队伍发展的平台与机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和空间。”新方案明确提出,将博士后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新方案,复旦大学将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鼓励院系和合作导师增加博士后队伍建设配套经费,为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适应博士后队伍提高质量和发展规模的需要。 “超级博士后”的年薪可以达到国际同类标准。
面对博士后群体的“后顾之忧”,新方案也进一步明确,确保全职博士后住房需求,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博士后公寓管理体系和住房货币化补贴体系;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积极保障全职博士后子女入学。
广纳天下英才,厚植成才沃土。在新方案指导下,复旦大学表示拟通过三年左右努力,推动博士后队伍体系更加完善、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活力的一流博士后人才队伍。
(图源自: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