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静安区委书记于勇透露,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影响,静安加大了就业帮扶力度,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2833个,帮扶引领创业426人,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504人。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针对“稳就业”等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就业联盟为大学生提供精准服务
据了解,今年静安区共计3253名上海户籍应届生,通过调查摸底,共有768名本区户籍高校应届毕业生有就业服务需求,其中:本科学历474人,占有就业服务需求人数的62%;研究生学历49人,占有就业服务需求人数的6%。
如何重点保障应届大学生就业?静安区推进实施的人力资源机构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发挥了作用。据王光荣介绍,静安区是人力资源企业的集聚区,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全国第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在静安,为就业保障工作提供很好的支撑。
“人力资源机构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由全球知名人力资源机构任仕达发起,外企德科、万宝盛华、上海外服、科锐国际等10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共同参与。“各类人力资源机构依托就业促进中心所建立的求职简历用工数据库,发挥市场配置专业优势,搭建供需对接、信息交流和岗位匹配的平台,就业联盟里各类HR机构各自发挥优势,精准发力,目前正在为204名求职者提供岗位对接、职业介绍、面试指导等就业服务。”王光荣说。
7月至今,根据大学生个人服务需求,已向“联盟”企业推荐204名本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其中66人已接受岗位匹配,31人接受就业服务指导,1人实现就业。
长期失业青年纳入就业见习范围
王光荣表示,面对今年下半年可能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静安区也正在加快提升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的服务能级,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全面开展职业指导,全力推进职业技能的提升计划,形成一个梯度化、分层次、相互衔接的就业援助政策体系,为人员流动和就业提供全周期的人力资源服务。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为五万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实现了就业和流动人数515万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1.7万人。
此外,静安区将全力促进长期失业青年就业。探索将长期失业青年纳入就业见习范围,为长期失业青年提供3—6个月的岗位经验积累和技能提升机会,缓解因经验不足、岗位实际操作短缺造成的就业难点。组织就业服务专家通过结对方式共同参与长期失业青年职业指导工作,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专家讲座、“一对一”职业指导。
在扶持困难群体就业方面,打通服务链条,优化服务流程,建立梯度化、分层次、有衔接的就业援助政策体系,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主动公开承诺,全程记录提供服务、落实政策情况,确保“零就业家庭”在确认后一个月内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在认定后三个月实现就业。
同时,还将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各类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线上职业培训,全面推进新型学徒制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