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九成受访者出于防疫安全选择留下,就地过年职工最需要“薪”和“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1-01-27 16:13

摘要: 这个春节,留沪还是回家?成为摆在每一个“打工人”面前的两难选择。

一边是期盼了一年的团聚机会,一边是疫情防控的大局考量,对于许多离乡在外工作的“打工人”来说,虽然思乡情切,但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愿意响应号召选择春节不回家,只不过独自一个人在外面过年,难免“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让就地过年的人既要“留得下”又要“过得好”,就成了企业的一道新考题。


“留下来,你有哪些顾虑吗?”“留下来,你有什么需求吗?”……为了让“留沪过年”成为更多人的最佳选择,我们通过劳动报微信号《醒来》栏目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让更多企业了解到“打工人”真正的需求。截止1月25日24时,共收集16355人的投票结果,受访者们纷纷留下对就地过年的看法,传达了不少恳切的心声。


九成受访者出于防疫安全选择留下


为什么鼓励就地过年?疫情防控当然是第一原因。对于大部分选择就地过年的职工而言,这也成为最牵制他们返乡脚步的理由。特别是近期,国内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仍然艰巨。再加上今年冬季气温较低,时下又是一年最冷的时节,有利于新冠病毒存活。在“你认为留在上海过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下,93%的受访者指出,原因是出于疫情防控形势,降低返乡路途中感染疫情的风险。



回想去年春节后,疫情因素导致返工难,很多工厂、企业复工缓慢。而在那段时间,公司里最忙的人恐怕要属行政岗了。统计员工信息、上报每日动态,了解员工需求,成了日常。对于公司其他同事来说,虽未能参与,但同事们的忙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55%的受访者表示,决定留在上海过年,也是出于降低所在企事业单位的疫情防控压力考虑。


“与其返乡做四次核算、隔离十四天,不如留沪多赚四五千!”“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这些近段时间流行的创新性标语,也在这一问题下得到了体现。有42%的受访者考虑到,返乡需要排队去做核酸检测,年后回沪,部分企业做出了需要员工“隔离”观察的制度,因此不返乡是为了避免这些麻烦。而如果所在城市、企业能够提供就地过年的补贴,或支付足额的加班费,将为33%的受访者带来留下来的“加分项”。


回不了家,职工有两大顾虑


临近春节,回家过年总会成为热议话题,每年这个时候的互联网,都是在讨论春运、抢票、怎么回家,但今年“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话题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单单微博话题#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阅读量就高达5亿。对于就地过年,“打工人”纷纷表示理解,但也难免“心情复杂”。



众多”打工人“一年之中,就只有春节才会返乡,能在这一个节日跟家人团聚,不仅是他们的期盼,也是他们的家人在这一年中的头等大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和老一辈的传统观念有些不同,我们可能觉得,核酸检测、隔离要求、公司压力,都是今年回家过年的绊脚石,但长辈会觉得,只要一家人团圆,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春节在他们的观念里非常重要。”有网友留言。因此,有71%的受访者坦言,怕家中长辈对此不理解,也成为了他们决定就地过年后最大的顾虑。


对家的思念,加上对家中长辈的愧疚,也让不少就地过年的职工产生了这样的担忧:如果节后没有假期错峰休假,那是不是意味着回家又要再等一年?有46%的受访者提出了这一顾虑。


越临近过年,疫情的动态越牵动人心,也会影响更多人回家过年的决定,但之前辛苦抢的火车票怎么办?已经订了的飞机票和酒店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毕竟这些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一名普通打工人来说并非小钱。有33%的受访者表示,这些也成为他们就地过年的顾虑。


就地过年,职工最需要“薪”与“假”


记者在走访沪上企业倡议员工就地过年时了解到,部分受访企业通过“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通过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留员工就地过年。实际调查中,对选择就地过年的受访者来说,发放生活补贴、过节红包和足额的加班工资,确实是他们的主要诉求之一,占到62%。另外,有30%的职工则希望用人单位能提供加班岗位。



“弃小家顾大家,春暖花开再团聚。”“短暂的分开,是为了长久的相聚!”在本报问卷调查的留言板下,网友留下了这些鼓舞人心的话句。虽然许多职工考虑到各方因素,选择了留沪过年,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家仍是他们最深的牵挂。这也不难理解,站在职工角度,除了希望老板以薪留人、确保劳有所得的同时,用人单位能够采取更多人性化的探亲休假举措,也成为他们另一大主要诉求。调查中,同样有62%的受访者指出,希望企业能够安排错峰过年的假期,让他们能够在年后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公司可待疫情好转后安排调休或带薪休假,以弥补员工无法返乡过年的遗憾。”有网友提议。


一到春节,以往热闹的城市就会显得异常冷清,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大量的职工将选择“就地过年”,如何保障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安心过节,是以往没有过的考验。其中最实际的保障,就是他们春节留沪的食宿问题。对此,有52%的受访者提出了“希望企业解决住房和吃饭问题”的诉求。


此外,多发点年货可以寄回家、安排设计“宅家”娱乐活动、企业出面安抚家属,分别获得了33%、31%和33%的支持率。


“很多外地员工对在工作所在地过年不习惯。让他们能安心留下来过年,我们就要把文化活动和保障措施应及时到位。”有企业负责人这样留言说道。回家过年不仅是传统习俗,更是家人团员难得的机会。”舍小家为大家的职工都是好样的,作为企业,拥有这样的员工是福气,我们更要用家的温暖,吹散他们的乡愁,让他们在异乡过年也能放心安心。”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新年礼|自媒体“套装”到货!“斜...

就地过年|人生第一次,十余名云南...

就地过年|第九年“春节也送货”,...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