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职太太”又上热搜了。
近期,继“全职太太离婚获赔5万家务补偿费”新闻引发各方热议后,由“国民媳妇”海清饰演全职主妇的电视剧《甜蜜》也冲上了热搜。
在你身边有没有辞职回家带孩子的全职太太?有,而且还不少。
近日,由劳动报微信公众号“醒来”栏目针对14676名网友发起的调查显示,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身边有全职太太现象,其中29%的网民表示这种现象比较多,甚至越来越多。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每一条的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柴米油盐“账”。全职太太日趋增多现象的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生活“账本”?劳动报针对女性辞职回家带娃的原因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39%表示“带宝宝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辞职回家经济上也能承受”;
27%表示“老人帮不上忙,边工作边带娃自己精力不够”;
25%表示“请育儿嫂的花销超过上班收入,全职带娃更合算”;
9%表示“本来工作不顺心,不如先带娃,将来再出来找工作”。
劳动报记者找到了几位全职妈妈,以下是她们的故事:
春女士,28岁
原公司文员
在家全职1年
辞职前,春女士是一家文印公司的文员,每月收入5000元。她的丈夫是一家汽车销售4S店的销售员,月收入约为3万多元。在生娃前,这个收入对于小两口来说虽不算富裕,但日子也过得还算滋润。
然而就在去年,家中迎来了第三个成员。就在俩人沉浸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之时,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小俩口都是新上海人,双方老人都在老家且身体不是很好,没办法来上海帮他们带孩子。春女士几番打听,在上海请个育儿嫂,每月花费至少在8000元。“我的工资甚至还没育儿嫂的工资高,所以在算了这笔账后,还是觉得我辞职回家带娃更划算。”她告诉记者。
目前,春女士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并承担了家中所有家务劳动。
虽然省下了育儿嫂费用,但全家的生活负担依旧很重。原来,夫妻俩前年刚买的房子,至今每月还有两万多元的房贷。孩子的奶粉虽然是通过熟人介绍拿到的出厂价,但每月也需要两百多,同时还有尿不湿、辅食、早教、一家吃喝用度等等各种开销。春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睡前、醒来,想的就是一个“钱”字。
“等孩子大一点可以进托儿所了,我还是想让父母过来帮忙搭把手,我还是得出去继续工作。”为此,春女士已经开始积极准备简历。
Olivia, 30岁
原银行产品经理
刚刚辞职
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Olivia向领导提交了辞职报告,也为五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短暂的休止符。
由于Olivia的父母都不在上海,平时只有婆婆一人帮忙照看孩子,同时家里还请了一个钟点工阿姨帮忙打扫。半年前,考虑到有了孩子以后原先的房子不够住了,Olivia在浦东买了一套稍大点的房子。但问题又随之而来。
“婆婆平时住在浦西,我们搬到浦东后,她就不能一直帮忙看孩子了,而且她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
夫妻俩也曾想过再请一名育儿嫂来专职带孩子,但是一方面每个月要增加近一万的额外开销,另一方面外人带孩子也让她着实放心不下。
然而如果要辞职当全职妈妈,对于Olivia来说也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目前我的年薪大约有30多万,我很清楚,一旦辞职,以后不可能再回到现在的岗位上了,整个家庭一下子少了这部分收入,其实还是有不小影响的。”
在纠结、权衡了半年后,Olivia还是下定决心辞去工作,近几年先专心在家带娃。“其实促使我下决心辞职的还有年末工作实在太忙,我和老公都是金融业的,工作时长太长,完全没有时间带孩子,所以还是决定辞职了,我们算下来,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在Olivia看来,现在孩子只有14个月,正是需要母亲照顾的时段,她也没有打算长期做全职太太,在孩子稍微大点后,还是会找一个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的岗位继续回到职场的。
李女士, 30岁
没有工作经验
全职4年
从毕业之后,李女士就与丈夫步入了婚姻殿堂,并接连有了大宝与二宝。由于家境优渥,李女士毕业后没有步入社会工作,一直全身心投入在孩子的抚养与教育上。
“虽然家里也请了阿姨,但是我就是属于非常不放心、样样都会亲力亲为的性格,所以完全让阿姨来带孩子,我是不放心的。”李女士认为,一方面孩子从小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尽可能的陪伴与爱护,在她看来,“全职妈妈”也是一种工作,也是需要不断学习与探索的“岗位”。
在家庭经济可以承受的情况下,李女士表示将一直做一名“全职妈妈”,守护两个“小天使”成长。
制图:王嘉露
头图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