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薇娅,到李佳琦,再到罗永浩……直播带货主播愈发引人关注,尤其是罗永浩通过直播带货上演了一出“真还传”。最直观的感受是,直播带货的生意火了,跨界而来的“主播”也就越来越多。日前,在线终身教育平台腾讯课堂发布了《腾讯课堂2021中国职业技能在线培训迁移大数据报告》,在以第三产业数字化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领域,上海跑出了“在线新经济”的加速度。
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催化中,处处皆可直播,人人皆主播的时代来临,承载为直播行业输送人才的直播培训也成为了直播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报告数据显示,上海的直播类培训机构增速高达196%,增长幅度全国最高。
直播培训:从素人到“网红”的造梦基地
位于嘉定区一座文化园区内,记者来到了已在直播培训行业开展了三年业务的上海见解传媒,这家公司也是腾讯课堂平台上,直播培训课程销量的前几名。公司分为电商部、企划部、MCN部等部门,其中网红营销部和商学院便是主要负责培训的部门。
在公司的办公区域,记者在显眼区域看到了一张巨大的海报,乍一看像极了产品架构图,让人错以为自己身处某家互联网技术公司。“这是一张抖音App可视化生态破拆图,是我们自己研究制作的。”见解传媒营销副总庄如思解释,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抖音等社交平台,呈现的是音乐、画面、特效等,但对于这一行业的参与者,一条短视频背后,是上千个功能键的组合排序。
直播培训的本质,就是教会学员如何使用这些功能,而学员之所以前赴后继涌入直播培训,就是渴望通过掌握平台的传播逻辑,来实现从素人到“网红”的进阶。
正是熟谙学员的心理,公司有不同档次的培训课程,分别对应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庄思如介绍,机构有多名知名导师,一般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学员购买课程后,可以在对应的服务期内在相关的平台上开展学习。线上培训+线下实操,是目前培训常见的形式。
从素人到网红,隔着多少次培训的距离?“这个数字可能是零次,也可能是无数次。一个很遗憾的事实是,没有办法做到长期性、完全普通、没有天分、没有特色的素人成为网红的概率很低,一两次培训帮助有限。”庄思如说。
她说,在培训过程中,运营公司会甄别出有潜力的苗子,配备运营团队辅助,并提供相关渠道、资源进行包装,帮助他们在网红路上走得更远,同时也为运营公司带来利益。
培训机构坦言“个人带货几率小”
从业至今,庄思如接触过太多的学员案例,虽然是一名直播培训讲师,但她坦言,培训只是网红之路的开端,人人都有机会做网红,但门槛不少,个人天赋加上公司的包装辅助,是成为网红的必要条件。
网红需要哪些天赋?总体来看,清秀的外貌、开朗的性格已经成为大部分成功网红的共同特征,此外,还要有“网感”。“所谓‘网感’,就是镜头感加上嘴巴能说,接地气非常重要,这往往是天生的。”她以电商主播举例,对商品的熟悉程度、卖点的发掘能力等方面,都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塑造。
她坦言:“好主播天生可遇不可求,”实际上,真正能通过培训跑出来的主播屈指可数,更多的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话术,但缺乏核心的个人感染力和粉丝号召力,而这两点,通过培训是很难养成的。
从另一方面看,从整个直播带货的链条上来看,主要原因是在直播带货越来越专业化的过程中,个人或者小团队,已经很难跟得上变化了。
直播人才培养有了新目标
如何评价一个行业是否成熟?评价标准与两个关键要素密不可分:一是细化明确的分工;二是可靠稳定的人才培养。
然而,作为新职业,主播目前还没有完备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相应的,应该如何培训主播也没有定论,培训人员的资质更是良莠不齐。
上海见解传媒CEO刘星表示,“我们在详细调研后发现,直播标准化流程化需要不少支持性的岗位,这些才是行业真正带动就业的关键。”经过高速发展,直播行业走向分工精细化、流程标准化。一场完整的直播,除了主播,选品、商务、运营、布景、品控也需要设置对应岗位。
“就目前看,成熟的运营人才比主播更为稀缺。”刘星表示,“传统电商运营经验丰富,但对于强互动的直播还是稍显无力。”
围绕“人、货、场”三大要素,试图破题者有很多。“网红第一股”如涵就将自身定位为“网红”孵化机构,试图从“主播”入手破题,然而如今美股折戟,宣告该模式的失败。此后,薇娅、辛有志等头部主播纷纷从“货”入手,探索供应链的打造,但这更像是一条只有头部玩家才能选择的道路。
刘星认为,中小企业培养成熟的直播运营团队,看起来更具商业可行性,如今也是直播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尚且没有标准答案的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有待更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