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专访蒋胜男代表:“35岁”话题引爆流量让我焦虑,接下来仍会继续关心就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1-03-08 19:18

摘要: 唯才是举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年龄不应被赋予那么高的权重。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该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达到了6.5亿。3月8日晚,记者联系到了蒋胜男代表,听她详细讲述下自己提出建议的缘起。


问:是什么契机促使您提出该建议?


答:我全年都开放邮箱征集民众意见,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加。中国老年人口将越过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近年来,也出现退休年限提高和养老金推迟发放的政策讨论倾向。


然而职场的“35岁危机”论调却尘嚣甚上。“用新不用老”,不录用35岁以上从业者,成为职场招聘中的一种现象。就业人员要长期面对着早失业,晚退休的双重压力。


尤其去年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减支裁员,不少35岁以上从业者不但首先被裁,而且在二次就业时又被拒,这一就业问题不可不重视。“35岁门槛”导致在从业者恐惧35岁的到来,甚至不敢走入婚姻,不敢生育怕影响事业拼搏。因为一个人的失业影响的就是一个家庭。


所以,解决35岁问题,是一揽子解决延退受阻、适龄生育人群生育意愿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问题渐行渐近等问题的钥匙和支点。


问:其实不仅是公务员有35岁的年龄限制,招聘市场上,“求职者年龄要在35岁以下”似乎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您认为这属于就业歧视吗?对此怎么看?


答:我认为仅用一条年龄限制将35岁人群排除在录用范围之外,不仅有欠科学,而且难称公平。


35岁正好是一个人做事业最好的黄金年华。一个人24岁、25岁从学校毕业,到35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经过几年打磨,他们在工作业务、人情世故上都处于成熟阶段。


与此同时,35岁正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可能小孩正好出生或者上幼儿园、小学,很需要用钱;家里老人也已退休,不太可能再从人脉资源上为他们提供帮助,所以,这是35岁群体工作最卖力的时候。


事实上,很多人做出事业来都是在35岁以后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看人的能力和认真工作的态度。


问:为何这次建议中仅提及取消考公的年龄限制,您认为其他企业岗位的35岁限制(比如,教师编制一般年龄在30岁内)是否也应该取消?


答:公务员招考是企事业招考的风向标,公务员招考率先破冰,企事业招考才能走上平等对待就业者的正途。


事实上,基于职业需求差异性的考虑,35岁门槛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场景,恐怕不太适合通过强制的方式执行。


此番建议通过修改公职人员录用规则中的年龄限制条款,能够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希望借由立法态度的变化和细节调整,来推动整个社会对“35岁门槛”的观念更新。


问:很多网友都支持您的这一建议,您认为“取消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这个建议的合理性在哪里?


答:通过调整公务员的招聘年龄结构,也可优化公务员队伍的理念结构、经验结构、管理能力结构,促进公务员行政管理思维多元化,更好服务于社会。


问:这次建议引爆了网络,您预料到了吗?面对一些人的担忧(年纪大的劳动者缺乏活力,毕业生考公更难了),您怎么看?


答:从现在公务员招考的难度来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在35岁能够通过公务员考试,我觉得他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哪怕破格录用也是应该的。


唯才是举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年龄不应被赋予那么高的权重。主流价值观对用工年龄限制的破除才能真正扭转全社会对此观念的固守。继而盘活35-50岁劳动力人口的工作积极性,为我国未来即将步入的老龄化社会加固劳动力市场中流砥柱的力量。


采访最后,蒋胜男代表坦言,这两天,如此高的这些关注既让她感到自己的建议切中要害,也让她觉得焦虑。“尤其是很多关于35岁门槛的回复,凸显出了现在年轻人对就业环境的不安。如何让年轻人能够对事业发展更有信心,对生活更有获得感,也是我作为代表需要思考的要点。”她告诉记者,接下来,她仍旧会把包括就业在内民生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时评|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而...

两会观察|4.5天工作制离我们还...

两会"申"音|4.5天工作制,你...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