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岗位,对整体就业市场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斜杠群体参与灵活就业的具体形式上,微商代购占比最高,达39.8%,公众号运营等新媒体工作、家教讲师分别以15%、13.3%排在其后。
此次调研中,42.6%的受访企业表示进行过灵活用工,19.4%还有长期采用灵活用工模式的打算。当被问及灵活用工优势时,63%的企业表示“节约固定人力成本”,而选择“雇佣模式灵活”、“社保与税负压力小”、“对抗不确定性能力更强”占比也均过半。这也说明灵活用工模式能为企业带来切实利益,且成为后疫情时代对抗组织风险的有效手段。
然而,这种灵活且节约成本的用工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具体来看,71.7%的企业认为用工稳定性差、超6成表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招聘难,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和靠谱劳务平台的稀缺也成为企业隐性痛点。
调研显示,22.2%的受访者有过灵活就业经验,该群体主要由于“工作时间和地点灵活”(48.7%)、“在正式工作以外增加一份收入”(46.9%)而选择成为斜杠青年。另外,灵活就业的工作压力小、劳资关系平等的特点也有效缓解打工人在职场上的累与难。
然而,灵活就业犹如硬币的两面,在满足一部分人“放飞自我”需求的同时,也成为另一些职场人眼中的“不稳定”因子。对于没有参与过灵活就业的受访者来说,“工作与收入稳定性低”为最高票原因,占比57.6%,还有50.8%表示没有感兴趣的岗位,49.7%则因为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望而却步。在受访者期望的灵活就业形式中,依托自身知识储备、技能与特长的工作聚集更高从业意向,新媒体工作、媒体人/记者/写手、独立摄影师/画家/设计师分别占比38.5%、27.9%、25.3%。
对于未来全职工作和灵活就业的计划,坚持一直全职工作或灵活就业的分别占比22%、5.7%,更多受访者介于两种状态之间。具体来看,36.7%表示有一定积蓄后开始灵活就业、13.9%也表示全职退休后再进行灵活就业/创业,还有19.3%认为可以暂时灵活就业,有合适工作后进行全职。
针对完善灵活就业环境的建议,54.2%的受访者提倡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补贴、减税等支持,52.8%认为应完善灵活就业者社保等福利制度,还有51.7%建议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