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
7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本市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工作的通知》,加强民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企创新发展。
据了解,本市将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探索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密集、技术实力较强、内部管理规范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或由民营企业联合组建职称评审机构,经核准备案后开展自主评审。在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参评人数较多的计算机、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轻工等评委会中,增加民营企业评审专家数量,形成评审专家与行业内民营专业技术人才占有量相匹配的联动机制,优化评委会专家库结构。
在职称系列框架内,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动态调整新兴领域、跨界领域职称专业设置。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工业创意设计、动漫设计、智慧城市、现代物流、融媒体、技术经纪、会展策划等新兴领域和跨界领域的人才职称评价办法,为民营企业中的新兴专业人才、多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评价平台。
同时,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评价渠道。民营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依托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荐本区域、本领域符合条件的业绩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直通车”或“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
进一步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加大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的评价权重,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根据行业实际,不将论文是否发表、论文最低数量要求作为对申报人理论水平考察的唯一形式,专利成果、技术突破、工艺流程、标准开发、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以专业技术岗位为基础,打破户籍、身份、档案、单位等制约,按照属地化原则,市、区两级人才服务机构应及时受理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