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江面上,为电缆做“全身体检”!本报记者跟随见证长江隧桥上“守缆人”艰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1-08-20 19:45

摘要: 自己上岗的三年来,崇明和长兴两岛的超高压电缆安全运行都是零故障。


长江隧桥之上,近百米的高空,只隔了一层铁隔栅,脚下便是滔滔江水!


这样的特殊作业,对于国网电力上海电缆公司运检四班的马凯波来说,却已是家常便饭。作为超高压电缆的运维和检修的工作人员,他和班上的人员几乎每月都要上桥,为电缆进行全身“体检”,每次耗时至少3个小时。


8月20日,记者与马凯波所在的班组一起,踏上了长江隧桥的悬空作业面,见证“守缆人”的工作艰辛与付出。


眼睛不往下看就不慌了


即便对于国网电力上海电缆公司的运检人员来说,长江隧桥的电缆维护和检修也算得上够“别具一格”。


“最特殊之处,就在于悬空和钻洞。”马凯波提前给记者打了“招呼”,“等会我们不仅要站在近百米高的平台上作业,还要钻到电缆布设的通道井里去。”


据了解,沪崇苏联网工程12回路220千伏超高压电缆跨越长江,总里程超过145公里,是维持崇明岛和长兴岛电网稳定的主干线路,长江隧桥超高压电缆则是沪崇苏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份。整条长江隧桥上,光电缆就有8回路,分别敷设于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单程8、9公里不等。虽然近几年,电缆公司在设备上安装了大量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但是作为设备的“主人”,运检人员还是需要靠双腿各走一遍,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测。


行至桥上一半,车就靠边停了下来。原来,“干活”的地方到了。


“都当心点。”马凯波招呼着记者翻越护栏,沿着桥面上的工作梯开始往下爬。记者双脚落地,心却一下提了上来,原来脚下除了一块块网状的铁格栅之外,就再无它物了,近百米的距离,奔涌的江水清晰可见。


眼见记者有些发愣,马凯波赶紧提醒道,“眼睛别往下看,往远处瞧,这样心就不会慌了。”


这句话,也是马凯波第一次上桥时,师傅对他的经验。在这个特殊的工作面上,运检人员首要克服的就是恐高和畏难心理。“只有过了这个心理关,才能定下心来一丝不苟地对电缆进行检查,不然一定是草草了事,就会带来风险。”马凯波如此说道。


“少喝水”是工作诀窍


让记者有些没想到的是,此次参与运检的还有两位“女汉子”。别看她们都是“90后”,但上下之间动作娴熟,丝毫不落于人后。


“我们的任务,是为了进行电缆是否存在局地放电的检测。”孙晓璇告诉记者,虽然这些电缆藏于桥面之下,但依然有部分风吹雨淋,加上年久有老化可能,如果出现隐患,就必须及时察觉。


在另一旁,马凯波和施天阳也忙碌了起来。今天他们的一部分任务,是对大桥伸缩缝的电缆吸收装置进行检查。


“这个装置相当于一个稳定器,可以保证电缆不会受到大桥位移变化造成的拉扯。”马凯波表示,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所以哪怕是一个螺母都得检测到位,确保装置功能正常。


烈日之下,工作面几乎毫无遮拦,旁边都是车辆呼啸而过的尖啸声以及带来的振动。但对于这些运检人员来说,这都是家常便饭。


有意思的是,马凯波他们几乎在工作中不喝水,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他们不渴。这些职工告诉记者,因为隧桥上没有厕所,所以工作人员都知道,上桥前的长兴岛服务区就是他们最后“放松”的地点,之后就尽量避免饮水,以免造成工作上麻烦。


“隧桥电缆长达68公里,光检查一遍就得3个多小时,加上来回开车的时间和别的区域,足足要一天。”马凯波表示,运检人员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为电缆进行一次“全身体检”,有时还要多频次进行“特检”,“要知道,这些电缆对崇明和长兴两岛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一点也马虎得不得。”


钻进“黑洞”仔细检测


原以为桥上的工作面就是全部了,可马凯波还把记者带到了下一个工作场景——钻“黑洞”。


原来,有一段电缆是从隧道里穿过,因此必须从桥下的一个工作井钻进去检测。外面是烈日当空,可进了这里由于没有照明电源,靠的就是头灯和手电筒了。


在“黑洞”里,由于缺乏通风,记者感受到了明显的闷热,但对于运检人员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


“一般主要检查我们电缆设备的外观、接地线和蛇形敷设装置等是否正常,还有呢就是红外热像仪检查温度、钳形电流表检测接地环流,这都是一些可以很直观地反映我们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的指标。”马凯波说起检测如数家珍。


让他们高兴的是,今天现场“体检”发现,电缆相关指标都正常。马凯波告诉记者,让他最欣慰的就是,自己上岗的三年来,崇明和长兴两岛的超高压电缆安全运行都是零故障。


摄 影:颜筱依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为中国拿下首个烘培世界杯冠军!这...

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稳步提高!上...

50万张职业培训券来了!明年实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