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就业|“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1-08-30 17:47

摘要: 就业形势的突出表现就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

8月30日,《“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具体到就业领域来讲,矛盾和问题也会比较多,一些看得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还会不断出现。


数据显示,全国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8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控制在5.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跟全年调控目标相比,已经接近完成了75%。7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到5.1%,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但是,高杲指出,“十四五”时期,就业形势的突出表现就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


“就业难”主要体现在部分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变化,求职和就业难度加大,比如说高等教育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培训模式、专业设置可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够契合的问题,所以可能出现一些高学历、低技能的结构性矛盾。


另一个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大龄劳动者数量增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他们的就业难度也会加大。


同时,又存在“招工难”,特别是近一段时期,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为进出口贸易服务的行业,普工、技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比较明显。实际上我国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人才甚至要达到2以上。目前全国技能人才的总量占比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庞大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来看它的比重还是偏低的,现在还不到30%。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技能人才总量占比能够达到70%到80%,与此相比,我国差距还比较大。“十四五”时期,预计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这就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高质量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更加尖锐。


从总量上来看,城镇就业压力也仍然存在。未来一个时期,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预计每年将超过千万人。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仍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还是很艰巨。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的复苏步履艰难,新冠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从国内来看,经济恢复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业、消费领域、中小微企业受疫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内需持续恢复发展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一些行业的经营压力短期之内还是会比较大,这可能会引发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波动。


此外,具体到劳动就业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来看,劳动领域政策制度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还存在一些不匹配的问题。劳动力和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渠道依然不够顺畅,就业政策服务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别,灵活就业人员,大龄和妇女劳动者等劳动权益的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年轻人逃离的工厂,正在被博士们看...

“双减”之下,教培从业者何去何从...

国务院: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