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在宏观政策上坚持就业优先,切实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优先考虑的方向,推动财政、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让经济增长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我国有 1.4 亿户市场主体,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双创”主体。它们如同经济大海中的一艘艘小船,体量小但数量多,能提供大量岗位、承载更多就业。
市场主体如果缺乏活力,就业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未来五年,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让大家有信心、有恒心,想创业、敢投资。另一方面需加大对初创实体支持力度,提供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
在人口红利趋减、老龄化的情况下,中年人求职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要为中年求职者争取更平等的再就业机会。
对企业而言,经济成本是一定会考虑的,同样一件工作,年轻人对薪酬的预期一般要比中年人低,企业自然希望雇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年轻人。
此外,中年求职者往往跟企业的匹配度不高,很难在企业内部找到相应的岗位和级别与其匹配。
在一些国家,相关立法规定,就业时如果把年龄作为筛选条件,就可能构成歧视。我国也可以考虑把年龄歧视问题放到立法或司法讨论的范围之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
越来越多的职场青年在面对婚姻时更加务实,要爱情也要面包。而且,在同时拥有爱情与工作的同时,职场人会设法平衡事业与爱情,他们既享受事业带来的安全感,也不想因此错过爱情。
数据显示,职场人在浪漫自我的同时不乏现实感,尽管多数交友推崇自然偶遇,但真正表示绝不相亲只有13%。
87%的职场人并不排斥,超一半认为相亲可根据对象情况再做决定,另有33.8%的职场人则愿意尝试,认为这也是脱单的一种有效方式。
——《2021职场人爱情五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