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第四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在IWG展台,有一行关于快乐工作的文字映入眼帘。进博这几天,灵活办公正成为该公司展位上热议的话题。在服务贸易“朋友圈”,灵活办公正成为一种新趋势。针对灵活办公的新场景、新方式、新工具也正应运而生。
全球时间办公
时间和场景都可灵活
“灵活办公在服务贸易行业,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咨询公司很常见。尤其是疫情之后,我们需要根据全球客户时间来灵活调整员工的办公时间。”毕博业务总监戴香琳表示,作为一家管理与技术咨询公司,今年毕博首次参展进博会,亮相服务贸易展区。他告诉劳动报记者,上海作为毕博亚太区总部,需要与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各个地区的客户进行对接,员工为了适应疫情下项目实施的需要,而采用了灵活的分时工作模式。
戴香琳举例,当员工面临海外项目对接,需要进入“欧洲时间”进行办公的情况,在上海的员工可采用灵活办公模式,那么相关员工也可进行居家办公。为保证项目的及时交付,毕博不但采用了分时工作的灵活办公模式,还对回归办公室的实际工作场景,工作设备进行了“加强版”。
“给员工更加便利快捷的网络,为远距离办公消除沟通交流中的设备障碍。”戴香琳说,在这种灵活办公模式下,员工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不降反升”。“根据项目需要,为调整工作需要的员工提供一定津贴,从收入的角度来看,灵活办公并不会影响员工收入。”
商业、金融服务等行业
灵活办公比例较高
灵活无处不在,包括时间、地点、管理及沟通方式。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任仕达大中华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未来的灵活工作方式白皮书》中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公司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灵活工作方式。
其中,有48%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提供了“部分时间远程或在家办公”。42%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实施了避开上下班高峰期,“错时上下班”、“轮班制”等方式。而新科技爆炸式发展,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都在加速中国灵活工作方式时代的到来。
数据还显示,其中,商业服务业、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奢侈品及零售、信息技术及通信业普及灵活工作方式的比例较高,其中商业服务业有87%的受访者表示企业采取了灵活工作方式。在职能领域,IT支持部门有88%的受访者表示企业采取了灵活工作方式。
通过技术赋能,各种即时通讯工具、视频沟通等方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办公地点也不再囿于一平米工位,共享办公、无固定办公桌的模式都在悄然进行。
全球多家知名企业
已开启在灵活办公
灵活办公有什么优势?任仕达的这份《中国未来的灵活工作方式白皮书》显示,从结果来看,灵活模式不会影响敬业指数,员工的工作状态同样敬业。57%的受访者表示灵活的工作方式促使其敬业度提升,46%的受访者表示灵活的工作方式促使其工作效率提升。
“对企业来说,不论是基于长远业务扩张前景或是企业发展方向的考量,灵活办公转型战略都是一个科学的企业管理决策。”IWG集团中国区总裁胡懋如是认为。
视线回归到本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IWG集团与服务贸易展商渣打银行在今年初,就已达成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保障渣打银行全球9.5万名员工能够在IWG集团全球3500个灵活办公中心的任意地点工作。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灵活办公模式对员工提高生产力和平衡工作生活的积极影响,今年上半年,IWG集团与众多知名企业达成了全球合作伙伴关系。除了渣打银行外,今年3月,IWG集团与NTT集团(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签署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合作协议,为其全球旗下30万名员工提供IWG集团全球灵活办公空间服务。此外,IWG集团还与雀巢集团(Nestle?)达成战略协议,向其在中国的员工提供IWG集团全球灵活办公空间服务。
“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前沿且最具弹性的办公空间,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丰富多样的灵活办公选择。”胡懋表示,本届进博会上,其最重视的话题就是聚焦新常态下灵活办公及混合办公多业态发展,以打造未来更加灵活的办公空间、更高效的商业模式、更有温度的服务体验以及更可持续的人居模式。“提供灵活多元、高性价比的办公空间投资选择,帮助企业开启在灵活办公转型路上的‘最强外挂’。”
传统办公空间“灵活化”改造
正成为当下热点
仲量联行于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企业不动产十大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有50%的企业员工希望在疫情后能采用“办公室+远程”的混合办公模式,并且远程办公的频率保持在每周2.4天左右。不难看出,未来,员工对混合模式的灵活办公需求不减反增。
而如何将企业传统的办公空间进行改造,以适合灵活办公,正成为相关企业关注的热点。
据仲量联行于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企业不动产十大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在后疫情时代,全球33%的企业不动产负责人表示将扩大联合办公/灵活空间的应用范围,灵活空间也将成为新常态下企业提升不动产组合灵活性的重要战略。这些纷纷选择布局灵活办公大潮的企业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胡懋指出,“灵活”大势下,持有商业地产的业主们也开始意识到:在建筑业态中融入更多灵活办公空间规划,不但能够满足租赁企业日益增长的灵活办公空间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大楼的面积利用率,提升商业配套服务水平。
“总部在某一个区域,员工住所却是分散在城市的各处。定制‘灵活办公’的配套方案,让员工能够减少通勤时间,也有更优的办公场所选择。”胡懋如是说,以上海为例,IWG集团在上海设有40多个灵活办公中心,辐射面覆盖了浦东和浦西。“灵活办公并不全是居家办公,到城市中离你最近的灵活办公空间、在最快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工作,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3D交互式等技术引入
助力灵活和远程办公趋势
在本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平台,响应灵活办公的新需求,CBRE世邦魏理仕宣布亚洲首发虚拟楼宇探索平台CBRE Build。该公司中国区数字与技术部负责人卫辰敏表示向劳动报记者解释了这项新技术。“它可以在灵活办公、远程协作日益普及的当下,使设计更便捷。”
据介绍,CBRE Build套件作为一款低成本且高效的新兴空间规划设计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构思无限可能、将各种奇思妙想变为现实、并体验身临其境的虚拟空间,对员工、租户、和空间设计者意义重大。
“例如原先就灵活办公空间设计时,需要先进行设计之后,再去反复修改,画完了图纸又要撕掉重新来过。非常繁琐。”卫辰敏举例,当你通过空间设计规划工具CBRE Plans Pro,就能够实现办公空间设计的“一目了然”。“例如企业需要100个工位的办公空间,但实际却有200名员工。那么就需要对办公空间、灵活工位、会议室、共享工位进行一个整体规划,哪些空间是可变的,都能够及时绘制。不需要打印,也能够直观看到设计成型后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