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沉下一颗心,建言发出疾呼声!这一年,来看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的履职实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2-01-18 10:46

摘要: 总工会界别委员们将会纳众智、聚共识,把申城一线职工的期望带进会场,期待着在会场中发出更响亮的“工会声音”。

一年间,脚步不停歇!


作为市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工会界别政协委员是代表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提出意见主张、开展协商的一支重要力量。2021年,委员们认真履行职责,聚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政协工作全局以及工会中心工作,在加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劳动关系等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调研沉下一颗心,建言发出疾呼声!这,就是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一年中的履职实录。


1月19日,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正式开幕。总工会界别委员们将会纳众智、聚共识,把申城一线职工的期望带进会场,期待着在会场中发出更响亮的“工会声音”。


调研: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作为广大职工群众心声的“倾听者”、诉求的“代言人”。总工会界别的委员们,忙碌奔走于基层,充分深入开展研究,议政议在要点上,建言建在关键处。


数据显示,十三届四次大会及闭会期间,总工会界别共递交了《关于调整低保家庭就业人员收入豁免标准计算办法的建议》、《关于推动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安全保障制度的建议》2篇集体提案,递交了《关于提升上海工匠影响力,打造有吸引力的上海国际化技能人才高地的建议》等11篇个人提案以及《关于规范居家(互联网远程)办公中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议》等数十篇联名提案,提交了《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激励一线劳动者服务新发展》、《上海制造业缺工荒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两篇社情民意。



大飞机欲翱翔于九天,离不开生产线上的能工巧匠。去年9月,委员们来到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实地进行“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委员们围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建立完善技术技能提升和评价体系、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方面踊跃发言,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一线产业工人队伍作用、完善高技术在国之重器智造过程中的应用、塑造高质量劳动关系等内容都成为建言献策的重点。


关注:高技能人才缺口如何填补


一技之长,能动天下。都说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顶梁柱”、“发动机”、“定海神针”,可到了十四五的起步之年,技术工人群体在数量、能力上的“适配性”压力依旧存在,技能人才结构性缺乏带来的挑战甚至还将加剧。


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缺口为啥总是填不上,到底缺了点啥?这成为了总工会界别委员关心的话题。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总工会界别以《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激励一线劳动者服务新发展的建议》为题作了大会发言,呼吁有关部门聚焦重点,通过“确权”、“赋能”,为劳动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完善措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多方位激励一线劳动者服务新发展。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指出,高技能劳动者是推动上海新发展、做强做优“五型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正是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要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支撑,推动完善企业为主、各方参与、职工加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不仅如此,总工会界别还提交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建议》提案,进一步加大呼吁力度,全力为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与呼。针对上海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案建议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开展认定工作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还提出要按照“谁评价、谁负责、谁发证”的原则,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妥善保管原始文档,实现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可追溯。


记者最新了解到,今年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总工会界别的大会发言依然会关注“高技能人才”这一关键词,呼吁出台更加切实性举措,增强对上海对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吸附力。


培育:“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护航”品牌


灵活就业群体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百姓生活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缺失,成为这一庞大群体的心中之“痛”。


职工权益受伤害,工会为你撑起保护伞!


这一年,总工会界别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从建会入会、思想引领、权益维护、源头参与、精准服务等方面着手,通过“开辟网上入会新渠道”、“明确‘五送’关心关爱服务清单”、“选树先进典型增强灵活就业群体的职业认同感”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为这一群体加强保障,畅通诉求渠道,落实监管,坚决制止刻意规避法律、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短期行为,切实维护好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更是培育了“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护航”的工作品牌。


在去年的市政协十三届二十七次常委会议上,总工会界别更是以《加快建立完善灵活就业群体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五型经济”发展》为题建言,呼吁尽快推动完善相应的服务保障政策,精准做好就业渠道、技能培训、劳动安全、职业伤害保障等相关工作。


其中,建议中明确指出,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新就业群体予以基本的服务保障。特别是要建立完善规范不同就业形态的从业标准,对新就业形态和非标准劳动的法律法规进行界定;要增加有效手段促进企业履行责任,在保障用工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明确企业、职工双方权利和义务;要尽快研究出台分类认定和托底政策管理,逐步完善职业保障、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等相关制度,切实做好灵活就业职工的服务保障。


今年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将会再次发声,不仅呼吁推动建立健全本市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间诉求表达民主协商机制,而且将提出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保障外卖快递人员作业安全的建议,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落地:参与协商会商健全维权机制


职工心声要反映,建言献策要落地。为此,总工会界别积极参与协调会商,健全维权机制。建立“五方”协调会商工作机制,保障劳动者对涉及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的充分知情,加强对平台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劳动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是否合理,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为此,市总工会同市企联、市工商联共同制定了《关于本市企业制定修改劳动规章制度的操作指引》,提升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修改和执行过程中的合法性与操作性,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预防因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不规范履行民主程序导致的矛盾隐患,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不仅如此,去年7月还会同市市场监管局等五委局共同制定《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行政指导书》,10月份会同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上海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期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上海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经济权益维护民主协商操作指引》,在源头上为企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维护职工权益提供基础性指导。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班了,我真开心”!杨浦启动就...

来看!上海公务员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劳动时评|构建普职融通、有利于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