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布2021年度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

来源: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 发布时间:2022-01-17 11:08

摘要: 十大影响力事例评审委员会参考投票结果分析、讨论后最终形成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名单。

2021年12月29日至1月7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启动网络投票,邀请公众参与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评选。十大影响力事例评审委员会参考投票结果分析、讨论后最终形成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名单。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评选结果如下:


第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构筑社会法发展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描绘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中央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2021年11月24日,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意见》贯彻“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提出应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第三,多部委相继出台重要政策文件,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2021年以来,中央多部门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合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积极向前发展。在人社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中,《意见》提出了要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


第四,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工会法》,持续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针对近年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情况,新《工会法》增加规定扩展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工会职责定位和工作制度。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体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针对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明确其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第五,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双减”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1年6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未成年保护制度,着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此外,为防止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加强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


第六,《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彰显社会保护法色彩。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从《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保护法层面理解,它涉及不平等主体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法私法兼融、多种法律调整手段等特点,具有社会法的特性,需要超越传统公私二分的法律框架进行制度构建。


第七,“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写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多地新增“陪产假”“育儿假”。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随着人口计生法的修改,各地纷纷公布了三孩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延长或增加生育假、育儿假、陪产假等。


第八,最高法批复同意在苏州中院设立全国首家专业化劳动法庭,着力提升劳动争议解决水平。2021年7月16日,苏州劳动法庭揭牌,这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设立的首家劳动法庭,为劳动审判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劳动法庭的设立,有助于回应新经济发展的司法新需求,并组织专业审判力量围绕绕新兴用工关系进行研究,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九,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近年来,一些行业、企业超时加班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此,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并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一系列超时加班典型案例。两部门向社会公开发布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提示了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风险,促进依法规范用工。


第十,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以规避劳动关系,法院不予认可。2021年4月,一则涉及“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以规避劳动关系”的案例入选“江苏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十大典型案例”并引起广泛影响和讨论。本案裁判要旨认为,劳动者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某公司对其进行考勤、派单等管理,劳动者成立个体工商户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蔡昉:经济发展不会自动惠及所有人...

“娜”些案例|劳动者未完成“军令...

八部门联合发文强化职业伤害保障,...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