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促进公平就业,加强灵活就业群体保障!上海今年将修订促进就业地方性法规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2-03-29 13:55

摘要: 本市将于今年修订《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


3月29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本市将于今年修订《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主要是为了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其中,本次立法修订主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政策支持、公平就业、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就业援助、重点群体就业、监督管理等。


公平就业成维护重点


据悉,《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制定于2005年,至今没有修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就业法》2007年颁布实施,2015年修订过一次,其中设专章规定“公平就业”,但目前地方层面没有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规定。


2021年上海两会期间,市妇联就曾提交“修改完善《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促进女性就业”的建议,指出十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女性就业形势出现新情况,迫切需要符合当前形势和要求的女性就业促进办法。


市妇联指出,当前对于女性就业前的显性歧视,政府部门监管和查处有据可循,但女性就业后的隐性歧视取证难、监管难、查处难;不仅如此,促进女性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女性承担生育的责任,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对于心理支持、情感抚慰、灵活职业培训的需求,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企业的用人成本需要考虑,需要通过社会化的路径转移负担,提高企业聘用女性员工的积极性等。


在此次立法的建议征集中,就明确提出,法律是维护和促进就业公平的根本保障,也是维护和促进青年、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女性、残疾人、两劳释放人员、低龄老年人等劳动者就业公平的根本保证。


新就业群体保障权益


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电商……新业态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这些岗位的从业人员,却不得不面临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尴尬。


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打造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国家层面,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界定企业用工责任,明晰劳动者基本权益,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治理、共同保障合法权益。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就业形态仍未有一部度身定做的法律。


而记者查询发现,《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在制订之初,虽然也鼓励发展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非正规就业、自谋职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但是与现状相比,规定早已“落伍”了许多。例如,当初规定仍是引导劳动者通过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来实现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只能从事以适应社区服务需要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活动。


因此,此次立法征集中也特别指出,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获得哪些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应该加强哪些制度建设,这些意见将会被积极吸纳到立法修订中。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连夜赶往公司!金融人成为昨夜浦东...

“职”等你来|月薪1.5万招HR...

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