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复工复产|家政行业重启一度出现“爆单”,部分企业人员流失达50%,用工荒随之而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2-06-08 17:08

摘要: 家政行业正式按下“重启键”。


“在家2个多月,总算迎来了复工。面试完,我已经可以上岗了。”爱君家政的家政员陈婉婉告诉劳动报记者,结束2个多月的居家闭环,她积极寻求复工,目前已通过面试、将从普陀家中至浦东周浦的雇主家中开启“住家”服务。


此前,劳动报记者曾就“点对点入户难,沪家政业急盼复工”进行报道。据了解,随着6月1日上海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目前,“点对点”入户通道已经打开,家政企业的订单开始恢复、甚至出现短时“爆单”,行业已正式按下了“重启键”。


总算上岗了

有了工作生活才有保障


“上有老下有小,居家以后就没有收入来源。一直在渴望复工。好在,家政企业给予我们一定的生活补助和保障,否则难以生存。”陈婉婉告诉劳动报记者,因为孩子已上大学、老人也都退休能自理,因此复工后她选择了住家保姆的岗位,目前,已顺利通过面试。


“主要负责带一个20多个月大的宝宝,住家,兼顾家务活。月收入能达到万元。”陈婉婉说,对于及时复工上岗、靠双手挣钱养家,她感到有些激动。


“我的工作性质是早出晚归,根据家政企业派单,从6月1日开始,已陆续进出多户雇主家开启深度保洁的工作。”家政员刘爱青告诉劳动报记者,居家期间几乎没有收入,如今有了工作、生活才有保障和盼头。“我的工作需要每天面对不同的雇主家庭、根据不同需求开启家政服务。目前来看,点对点入户通道已经打开,每天可正常上岗。”


“6月1日开始,我们就正式复工了,这两天的订单量不但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甚至有几天一度出现了‘爆单’现象。”长宁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爱君家政负责人夏君告诉劳动报记者,受疫情影响,家政企业一度“举步维艰”,如今,此前压抑的市场需求正在企稳反弹,也让陷入困境的行业看到了希望。



家政员上“疫线”

部分行业企业积极自救


说起复工,劳动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也有部分家政企业在疫情中“拒绝躺平”,积极自救、未曾停工。尽管有亏损,但依然“挺”了过来。


“不能入户,怎么上岗?当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样的岗位缺人、我们的家政员能不能上?于是乎,有相当一部分家政服务员走上了疫情第一线,服务方舱、服务蔬菜保供前线。”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金山办事处主任、强丰集团董事长吴连强告诉劳动报记者,企业采取员工制,总共约有300多名持证上岗的家政服务员,疫情期间,有三分之二的家政员在“疫线”服务。


家政员参与“疫线”保供服务


拒绝躺平,企业也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吴连强告诉记者,在“疫线”服务让家政员有了收入,企业也会给予这部分家政员每天100至150元的补贴,而居家的家政员也需要发放一定的补贴,还要为“疫线”家政员的家庭发放一定的保供物资,再加上企业正常的房租和各项成本摊薄,企业是顶着压力前行。


和吴连强一样,上海玥悦母婴(集团)负责人吴仁伟也选择了在疫情期间积极稳企、坚持运营。


“我们的主营业务是月子会所,拢共有28个床位,在整个疫情期间有20个床位保持入住。为一部分需要母婴护理的雇主提供了服务,一部分原先预定的订单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入住,我们也提供了免费的护理和咨询服务。”吴仁伟告诉劳动报记者,在疫情期间采买物资、确保平稳运营有难度、但企业也坚持了下来。如今,随着稳步复工复市,企业另一部分的母婴护理上门服务也已经重启。


开始出现“用工荒”

将启动预案募集人员入沪


“行业复工了,订单来了,但是我们也发现突然‘缺人’了,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用工荒’。”闵行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华新告诉劳动报记者,受疫情影响,在闵行地区,一部分家政企业可以说遭受“重创”,因承压较大、部分企业或要面临一定的“关店潮”。而正处在艰难的恢复期的家政行业还面临一个问题,即行业复工了,但却招不到合适的人、特别是35岁至45岁年龄段的劳动力。


“需求量比较大的,比如说母婴护理、为老服务。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员一般年龄层稍大一些,母婴护理则对家政员的年龄、包括学历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疫情以来,一部分家政员选择了提前返乡,人员的流失率达到了50%,但短时间我们又无法即刻从客地招募人员,因此复工时我们反而有些人手不足。”华新如是说。


“订单一下子都来了,欣喜之余也希望能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有订单,也有阿姨,企业正常派单、家政员实现上岗、行业能正常运转。”夏君表示。


“疫情以来,除了坚持运营,我们也在争取进行一些线上的行业培训,以期有更多的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能够补充到队伍中。”吴仁伟说。


部分家政员在岗服务


提升行业凝聚力

为家政企业纾困、解难题


“在疫情期间的诸如点对点入户难等问题,目前来看,随着社区门打开、家政员已逐步可入户服务。复工复产,行业也面临一些新的难题,我们积极关注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为家政企业纾困、解难题。”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张丽丽向劳动报记者表示,上海市家协将积极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为部分面临困境的家政企业争取房租、增值税税收等成本的减免,二是帮助行业逐步恢复市场业务,三是解决业务量逐步恢复后的“缺人”问题。


“上海本地阿姨人数不多,95%以上的家政员都是客地而来。疫情后,有一部分家政员选择提前返乡、或是解封后去到其它城市。但上海始终是有市场需求,也需要劳动力来补充市场需求。”张丽丽表示,“原先上海的家政服务员多数来自安徽、江苏等地,接下来,我们也在联系计划先从‘长三角’地区招募一部分家政员补充市场。帮助企业逐步稳步能够恢复‘元气’,提升行业凝聚力。”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数说复工复产|近9成复工率,张江...

"咖啡奇幻乐园"重启,星巴克上海...

徐家汇商圈一线职工复工首日:忙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