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上海治理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2-06-21 16:50

摘要: 本市决定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


6月21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本市决定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范围包括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培训评价发证活动。


其中包括,是否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和“职业资格”、“执业资格”、“人员资格”、“岗位合格(凭证)”、“专业技术职务”、“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等字样;是否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政府部门徽标等标识,以及与上述相关或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或水印;是否违规使用本机构以外其他部门或单位的标识等。


是否存在虚假或夸大宣传等情况。有无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政府主推”、“×××部”、“原×××部”和“代考”、“包过”、“不过包退”、“速成”、“上岗必须”、“×天拿证”、“零基础包拿证”、“挂靠”、“挂证”、“轻松月入过万”、“高薪入职”、“毕业推荐高薪工作”、“内部推荐”等字样进行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宣传等。


是否存在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情况。是否存在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是否存在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是否存在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甚至不培训(评价)或培训(评价)走过场直接发证;是否存在恶意终止培训、抽逃资金等。


是否存在故意混淆概念、渲染求职焦虑、误导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况。


对假冒鉴定机构、人社部门备案评价机构开展评价发证的,应严厉打击。对利用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开展的宣传活动存在不合法不合规情形的,各区人社部门、行业部门要会同网信部门加大网络处理力度,依法依规坚决关停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和平台,清除一批违法违规网页和信息。对发现问题线索的,要坚持查出背后的各类违规违法犯罪行为。对经核实存在问题的,要依法依规采取约谈警告、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处置;对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旅游学院的毕业生:疫情前兴冲冲填...

“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排行第一!逾...

减免租金超3亿元,缓解千亿元现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