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4日,上海高温橙色预警再度拉响。
中午时分,在曹杨路停车场,巴士三公司驾驶员张师傅走进设在这里的“爱心驿站”,一边擦着汗,一边找了躺椅,准备小眯一会,等待自己的上岗时间,“自从去年有了这个固定的场所,分班休息时,再也不用在自驾车中休憩,太好了!”
建设职工休息室,为有条件的修理车间安装降温用喷淋装置……伴随着高温的持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久事公交职工带来了一片清凉。日常中,更多的“温暖”直达他们的心底。
为职工创造清凉工作环境
几公里外的巴士客修漕宝路车间,修理工邰士明和同伴正钻在车底下维修车辆,一旁顶部的管道不停地喷云吐雾、雾汽氤氲,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
车间里少了几分闷热的感觉,深呼吸一下,有些凉爽。邰士明师傅说:“过去开放式车间降温靠现场摆放几台大功率轴流风扇,降温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有了喷雾装置,感觉大不一样了。”
巴士客修公司工会主席告诉记者,根据集团为职工办实事的要求,近年来公司分批为有条件的修理车间安装了降温用喷淋装置,改善高温酷暑下的工作环境。目前,7套喷淋装置已经在3个修理车间相继启用,还有的车间也在进一步计划中。
如果说喷淋装置带给修理工满满的获得感,高温酷暑下,口罩爆珠、冰宝贴等看似不起眼的措施,也能为一线职工带来一丝凉意。
“降温效果蛮好的,特别凉爽!”巴士一公司修理工黄赟俊拿起清凉喷雾,在衣服上喷了几下,笑称好像穿了“空调衣”;巴士二公司基层车队,为一线驾驶员配备挂脖式风扇、口罩爆珠,缓解了几分闷热感;巴士三公司为一线职工提供绿豆汤、大麦茶等防暑降温饮品。
巴士四公司在公交站点职工休息室配备完善了躺椅、空调、微波炉等设施设备;巴士五公司紧急采购了一批大功率风扇,为核酸采样员顺“保驾护航”;信科公司为一线户外作业人员配备了降温马甲,同时,采取轮换休息、缩短连续作业等方式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
为职工多办力所能及的事
“站在职工的立场,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这是增加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方面。”久事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位负责人的电脑里,保存着历年来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意见和建议经过汇总和商榷,最终成为年度的实事项目。
久事公交不少职工住在远郊,来回上班很不方便。两年前,他们希望公司能够为改建一些宿舍,解决他们的烦恼。如今这一建议已经变成了现实。截至目前,久事公交改建了4处宿舍,为324名远郊驾驶员解决了住宿问题。
在漕宝场职工宿舍,记者见到了家住金山的驾驶员蒋师傅。蒋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每天开车上下班,来回路上颇费时间,忙碌一天后再回金山很折腾,现在有了职工宿舍,累了可以安心休息,白天开车也踏实多了,“集团领导真正为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负责宿舍管理的久事公交场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为了进一步方便职工的宿舍生活,他们还专门为职工们配置洗衣机、冰箱、微波炉、洗衣机、饮水机、餐台、电视机等众多生活设施。
将困难职工心声落到实处
普通职工的建议要关注,困难职工的心声更要落到实处。近年来围绕困难职工的实事持续出现在年度项目表上。
去年,久事公交集团在原有帮扶基础上,为大病职工增设了“大病帮困金”。为解决更多职工的实际困难,对“世纪巴士基金”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扩大“世纪巴士基金”帮困救助受益范围,惠及职工近8000人次。做好金秋助学工作,全年受助学生4338余人。
此外,公司高度重视职工体检工作,除常规体检检测项目外,与巴士门诊部协商探讨,额外为职工增加了血常规五分类、动脉硬化检测项目,方便职工及时、全面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全年总计组织27139名职工参加健康体检。
为了让职工体检工作更舒适温馨,久事公交工会利用网络小程序为载体,开发了“职工体检预约”模块,在巴士五公司试点使用,让职工更方便、更直观地了解体检的注意事项和预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