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近7成,本科学历是标配,重点岗位平均起薪3万!23.2万申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群像”公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2-09-01 16:38

摘要: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首次公布,这也为本市23.2万相关行业从业者勾勒出了一幅“群像”。

9月1日,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首次公布,这也为本市23.2万相关行业从业者勾勒出了一幅“群像”。


普遍年轻:“8090”后是主力人员


根据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规模为23.2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人才为15.5万人,占比为66.8%。尤其是应用类企业和基础性人工智能企业,40岁以上人才占比不超过20%。


不仅如此,上海市A轮以及以前融资阶段的中小型人工智能企业中,35岁以下的经营管理人才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这一方面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阶段以及行业发展特点有关,用人单位更偏向招聘受到过现代化人工智能培训的年轻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青年人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青睐,大部分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更倾向于大型人工智能企业。


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04:100


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男女比例为204:100,女性人才的占比则超过了32.8%。


抽样调查显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相关人才以具有高学历的青年男性为主,性别结构方面,技术研发相关人才的男女比例达到283:100,男性占比明显较大。


学历不低:逾5.4万人获硕士以上学历


当前,上海在岗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中的本科学历是“标配”,超过66.9%的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超过5.4万人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


而在技术领域方面,本科以上学历则占比达到了90.7%。抽样调查显示,129家企业的技术相关人才中,具有8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为1729人,占比达到20.9%。这意味着在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团队中,每五个人就有一名“技术老兵”。


更高的学历则集中在经营管理人才,抽样调查发现96%的相关人才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46.4%的高管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水平,具有十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占比超过71%。


人才集聚:科技大厂成为主体


人工智能企业的人才规模和营业规模有明显关系。抽样调查显示,营业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人员规模平均为1036人。科技大厂在人才池沉淀、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不过,中小企业这些年表现的也非常活跃。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比前一年提高12.14%,实现营业收入比前一年增长17.74%。


此外,调研发现,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主要分布在浦东和徐汇。


薪酬领先:重点岗位平均起薪3万以上


据了解,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普遍薪资较高,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薪资的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据悉,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近五年薪酬涨幅为36.36%,略高于杭州,位居全国第一。


2021年发布的《上海市重点产业人才紧缺指数报告》指出,全国人工智能人才薪酬集中分布在10万至30万元年薪,在其中30万元的薪酬高位段比例中,上海高于全国。30万-40万元的比例达到了15.03%,40万-50万元的比例达到了9.2%,50万元以上的则为14.51%。


而根据脉脉发布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数据图鉴》显示,当前行业技术人才起薪水平较高,算法工程师的平均月薪起薪为32208元,开发工程师则为32000元。


海归作为人工智能行业领域的主力,其年薪主要集中在10-20万元以及20-30万元区间,分别占比23.01%和25.35%。年薪百万元的“少数派”则占比达到了12%。


博士人才的年薪水平则普遍集中在20-30万元和30-40万元,共占比49.36%。50万元以上的年薪占比超过20%,100万元者占比达到了7%。


而作为应届毕业生的薪资相对较低,年薪水平在10-15万元的占比达到了55.67%。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人社部上线16-24岁青年就业状...

聚上海,奖人才!上海对三大先导产...

房源价格低于市场租金水平!上海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