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360行 | 每年约百名学员供不应求!手办原型师为何成为年轻人的职业新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2-10-24 11:21

摘要: 一个个手办原型造型灵动、质感细腻,背后都倾注了手办原型师们几个月的心血。

市民曹先生有一个酷爱军事模型的儿子,最近,在上海唯一的一家模型主题咖啡馆参观时,父子俩却被充满着二次元、古灵精怪的手办模型给深深吸引。


据记者了解,“关于成为手办原型师的那些事”展览正在模型咖啡馆举行,现场精选了来自手办原型师培养品牌“QUCA咭咔”第五届以及往届众多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出。


虽然国内高校尚未开办手办模型师的相关专业,也没有相关的职业技能评定标准出台,但作为一个新职业,手办原型师却很受年轻人欢迎,几乎不等培训课程结业,相关手办公司、文创公司就会提前预订,抢着要人,就业前景看好。


一等奖作品有111个部件

每部作品都要耗时几个月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于千的作品《哈雷泽娜-万圣ver》,斩获本次优秀毕业生作品的一等奖。这幅作品人物表情可爱,形体自然,相关细节较为细腻、真实。


于千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一些动画作品,也很喜欢里面的一些角色故事,“依靠自己的手上功夫,去把角色做成实物,也是为了表现对角色的喜爱,也希望把虚构世界里面的那个角色,可以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来。”


(上理工学生于千和他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手办模型对角色还原度、质感细节以及精致度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大概分为四个步骤,设计、原型、雕刻、涂装。以于千的这幅作品为例,共有111个零部件构成。


“先是选定原画,然后在软件里制作,再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成实物。”于千说,虽然3D打印技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手办模型制作的时间,但实物出现之后,精雕细琢的部分,才是更加耗费精力和时间的精细活。


“后面就是慢慢修了,修得比较工整美观,到现在这个样子用了两个多月。”于千说,当时培训机构告诉他要展览之时,拆件也拆了很长时间,“要考虑很多方案,怎么样让件与件之间衔接得更为自然。”


“95后”张三疯则是APEX TOYS设计部负责人,也是业内小有名气的手办原型师。此前,上海头部网游公司米哈游的《原神》里凝光、刻晴、甘雨等人气角色的正比手办都出自她之手。“一年大约做三四款,像凝光这样的手办工时就要三四个月。”



国内手办市场增长迅速

新一代年轻人匠人精神的展现


手办是个舶来品,本意是指没有涂装的模型套件。在二次元文化的风行下,才逐步演变成通过树脂、聚氯乙烯、乙烯基苯等材料开模制作,以及涂装等工序后制成的人物模型。


在手办圈子,又有着手办是成年人童话梦想的说法。每一个拥有手办的人,都给了自己第二次童年。因此,具有原创力、正比以及知名原型师的相关作品,在市场很受欢迎,少则几百元,多者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甚至,有些作品刚一上世,就会引发抢购与收藏热。而像本次展览的作品,因为细节丰富、部件繁多,并且都是孤品,进入市场的话,价格会更高。



作为稳步增长的小众市场,2020年的国内手办市场规模为37亿元。艾瑞咨询认为,随着国潮手办的兴起和潮玩市场整体的带动,未来几年中国手办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2023年中国手办市场规模将达91.2亿元。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师伟很看好手办原型师的发展前景,“手办原型师正成为一种新职业在上海兴起,他们在深刻理解原作角色的基础上,将虚拟角色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师伟说,很多美术学院和艺术类院校都会举办毕业生作品展,“听说这家知名教育品牌有这么好的生源和作品,我就觉得,一定要展示出来,给更多人欣赏。借助3D打印技术和新兴IP题材,这一代年轻人的动手能力也确实达到了新的高度。”



手办原型师供不应求

培训和技能评定标准正在完善


正是因为市场火爆,就像网络上之前出现的配音、后期剪辑、碳排放管理师等培训课一样,如今,一些培训机构又准备把零基础的小白们推向手办。


但据记者了解,这些培训机构其实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没有核心课程和权威人士做支撑,而是借助3D打印技术,作品粗糙,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手办,更像是一些低劣的手工作品,也遭到一些学员的投诉,反响很差。而手办原创的核心毋庸置疑的就是原创,从设计绘图开始就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本次展览由国内知名教育品牌ABOUTCG的毕业生构成,他们是国内手办原型师培训的先行者之一。针对现阶段国内原型师培养渠道少、周期长的问题,他们跟一线手办大厂APEX TOYS合作成立了“QUCA咭咔”品牌,开发手办制作相关课程,不包含食宿费用,纯学费近3万元,每期脱产学习4-5个月,每年固定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以斩获一等奖的于千为例,他原本学习动画制作专业。“动画方面的话,可能会前往一些游戏公司,就业前景也不算差。但从大二开始,我觉得自己更喜欢手办,萌生了转型手办原型师的想法。”于千说,在QUCA咭咔的学习,自己在学习结束之前,已经与一家手办公司签约。


“我们一年约有100名学员,从学校开办至今,已经为行业内输送超过上千名人才。现在明年的报名也满了。”学校负责人俞杨介绍,当下艺术院校里并没有手办原型专业,但行业内对手办原型师供不应求。学员以95后、00后为主,大都是二次元文化、模型手办爱好者,许多人都有专业美术基础,“也有30岁左右的学员,是因为喜欢手办,而从别的行业转过来学习。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充满前景的新兴产业,毕业的学员基本都是被抢的。”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远介绍,委员会最近正在为手办原型师这一新职业申请职业技能评定标准,未来也能和技能等级评定挂钩,以推进其系统化构建,同时也在积极筹备于明年举办“上海国际微缩艺术博览会”,为手办搭建专业的国际交流和展示平台。


“最初,是有一些雕刻专业的学生来做手办,但这个又和雕刻有很多不同之处。”张志远说,无论是手办原型师还是由此衍生出的涂装师,在全世界范围都是非常新兴的职业,“就像老一辈人爱用泥土捏西游记、水浒传的人物造型,如今年轻人动手创作自己喜欢的IP形象,这点一直没变。手办的制作过程,更是新一代年轻人匠人精神的展现,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助推这一新兴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摄 影:王卫朋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这届年轻人找工作,绞尽脑汁讨好A...

多地开启促进2023届毕业生就业...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就业优先,首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