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5号网签全部投身新兴行业,这届大学生就业更看重行业前景和个人成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2-11-10 13:08

摘要: 求职路上,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吸引着毕业生们。


秋招进行时,一些2023届毕业生已经收获心仪的工作。劳动报记者从东华大学了解到,该校最先签约的001-005号就业协议均投身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同学们表示,对于工作,他们更看重发展前景和个人成长。


“001”号收获6个offer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生梁国铭是该校2023年就业协议网签的第一位同学。“成为001号挺意外的,可能是因为我下手快。”梁国铭笑着说。


签约早,就业的准备工作更早。梁国铭告诉记者,他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修改简历,并留意实习和应届生招聘的信息,而那时候他还只是个研二学生。“那时候主要是看看往届大概有哪些公司哪些岗位会招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做到心中有数。还要确定自己想去的行业、领域,不能大海捞针。”


知己知彼后,梁国铭开始着手准备简历。“简历要精准,了解具体的岗位职责后,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梁国铭说,今年他参加的所有面试都是线上进行的。“线上面试最重要的是环境安排和状态调整。”梁国铭会挑选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地方,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我总结了一些小技巧。比如,要保持自己的视线正视摄像头,东张西望会显得心虚。”梁国铭建议同学们可以先预先调整机位,也可以先录个视频看看自己面试时的表现以便能调整。


“在面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了解公司,这样才能和面试官有更多话题。还要熟悉自己的简历,面试官有时候会问一些很细节的问题,考察你参与项目程度等。”梁国铭说,同学们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真诚,遇到不了解的东西实话实说。


基于充分的准备,再加上梁国铭个人能力很优秀,从7月起一共投递了18家企业,一共拿到了6个offer。最终他选择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新型产业对毕业生吸引力增强


“我签约的企业属于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的‘3+6’产业体系,这对我充满了吸引力。”梁国铭说。


2021年9月,上海提出了构建“3+6”的新型产业体系。除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还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我觉得市政府下大力气推进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代表着未来方向,很有潜力,而且企业要给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所以当泛亚给我offer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签约了。”梁国铭说。


记者从东华大学了解到,001-005号的就业协议方向都紧跟上海城市发展,属于‘3+6’产业体系之内。比如,002号、004号的金阳和王煜涵同学都签约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03号许斌同学签约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005号韩浩宇同学签约畅索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硬件工程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华告诉记者,随着秋招进入高峰期,同学们签约也多了起来。对于同学们纷纷选择新型产业体系,她说大学生选择与城市发展同行,为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特别值得鼓励和肯定。


“这些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大,岗位释放多,就业前景比较好。另外,在日常培养中,我们也进行了引导。”王丽华告诉记者,学院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实验室和课题组接触到行业前沿研究项目,这对他们的就业非常有帮助。“另外我们也邀请教授和校友们开展讲座,告诉同学们目前社会上缺少什么样的人才,发展趋势等。让同学们始终与行业保持联系。”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场脱口秀|马斯克“任性”裁员,...

202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报名明日...

老字号来了“Z时代”创业者,能“...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