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成为上海工匠,应具备什么条件?”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回答了这些问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3-01-10 18:00

摘要: 今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活动。

10月10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活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十三届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金兴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市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兴发,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围绕围绕“聚焦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助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主题,以问答形式与市民展开交流互动。


有网友提问,近期,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正式交付使用,国人为之振奋,面向未来,上海应该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形成生产力?作为一名曾长期从事航空工业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金兴明在为大飞机取得的成绩高兴之余,他认为,应该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强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两方面突破,“聚焦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分层分类提供资金、人才、空间和服务等支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他也提出,市政协也要持续用心用力,助力上海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我身边有朋友评为了上海工匠,我是一名外企一线工人,在本岗位工作超过了10年,我也想成为上海工匠,我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通过何种渠道申报?”对此,黄红现场回答,上海工匠参选条件简单来讲就是,一“唯”,六“不唯”,一“唯”:即唯技能,就是希望掌握一门独门绝技,或一个行业(工种)的能工巧匠能脱颖而出;六"不唯":即面向全市各行各业在职职工,不唯年龄、不唯性别、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工作年限、不唯企业性质。“历年上海工匠中,外企员工不在少数,非公企业占比高于25%。”在问答的最后,黄红祝这名提问者梦想成真,也欢迎更多后浪加入。


当前上海经济正迎来复苏,但部分行业和领域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仍然偏弱,请问委员对此有何看法,如何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杨华辉认为,应从强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等方面着手,同时优化政策供给,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他认为,重大投资项目应开尽开、应投尽投。精准施策提振消费需求,例如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上海旅游节等特色活动及消费券等政策工具,激发消费潜力。此外,支持外贸领域保稳提质,油画政策供给,增强政策的可及性、精准性,提振市场信心。


有网友提问,上海作为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先行者,根据已有经验,这些新赛道有怎样的特征?邵宇认为,面对第四次的产业革命,其核心就是所谓的ABCD技术,信息的ABCD技术,是指人工智能AI,B是区块链,C是云计算,D是大数据。其中核心是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此外,新能源技术、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新赛道,都将会带来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巨大的变化。


“以产业发展视角,如果说当前‘3+6’新型产业体系是上海产业的‘今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是‘明天’,那么未来产业就是‘后天’。”在回答网友关于后疫情时代的朝阳产业,马兴发认为,上海加速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是5个方向——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根据市政府明确的目标,到2030年,上海未来产业产值将争取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前沿产业集群,冲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摄 影:张锐杰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加剧!这家医院工...

将“托育”早日从年轻人焦虑清单中...

配备乳品、食品等生活物资,一批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