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岗位:行车工;招聘人数:100名。”这是上海宝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贴出的一张招聘启事。一口气招100名行车工,企业竟然如此缺人?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用工荒”来了?
2月1日,本市节后首场招聘会在宝山区铁通路的就业服务大厅内举办。宝山区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一定程度上是上海市用工市场的风向标,曾经出过“8000月薪招电焊工”、“大巴门口抢人送厂”等新闻。那么,今年这场招聘会上又透露出了怎样的用工信息呢?
本报记者探访发现,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在内的多数企业表示,由于提前采取了各种积极的稳岗举措,目前员工的返岗率比例普遍在8成以上,完全可以正常开工。同时,出于经济形势向好的判断,包括上海宝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开启了大规模招聘模式,以应对未来订单激增的可能。
大量招人出于发展需求
“招聘100名行车工,是出于发展的自身需求。”上海宝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的现场招聘负责人笑着表示,一方面,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企业规模较大,员工总数超过了3000名,而行车总包又是其主要业务,所以对行车工的需求量一向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行业恢复发展的速度较快,业务量在不断提升,考虑到未来订单需求在不断增加,所以要加紧储备一批岗位人员。
同样开启大批量招聘的,还有上海老盛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不过除了收银员、服务员、保洁、厨工等传统岗位外,还包括了菜品、点心等研发人员和连锁餐饮IT专员等岗位。
“熬过了疫情,餐饮行业的春天要到了。”老盛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新开30家门店,同时将二次扩建中央食品加工厂,从而需要大量人手,“我们现在招聘的人员,都是用来储备培训未来上岗的人手,并非是当前急需顶上岗位的员工。”
目前返岗率普遍在8成以上
往年此时,制造业和服务业往往是两大“缺人”行业。那么,今年为何企业没有很“慌”呢?
一方面,返岗率高是企业的“底气”。上海锦雕起重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员工的返岗率已经超过了9成,剩余的几位人员预计也会在元宵节后返岗。上海宝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有限公司等招聘负责人也表示,返工上岗的职工比例也基本在8成以上,企业完全可以正式开工,“就算遇到了急单,也只需通过内部员工调剂,多加几天班就行。”
“在员工身上花心思了,这时候就体现出回报了。”不少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平时注重给予员工物质奖励,保障福利待遇,春节前又通过红包、稳岗补贴等举措,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员工心里也十分清楚,企业在疫情中没有倒下,对自己又不错,何必要冒着风险辞职走人?”
而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自己培养员工,增加其“粘性”已成主流。老盛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李女士就坦称,无论是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在服务员、收银员等一线岗位上能够获得“丰收”的可能性极小。事实上,这些岗位上的人手来源,有些源自与内部员工的自我推荐,企业可给予其每人1000元的“人头费”奖励;而大部分则来自于公司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职校的合作培养,从而保证有源源不断的人员输入。
技能人才仍是高薪难求
当然,在这场招聘会,有几类人才是多家企业急需,甚至是渴求的,它们大多集中在电焊、维修、电工等技术类岗位上。
“哪怕只招到1个,我都心满意足了。”宝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指着“检修焊工”和“检修电工”这两个职位说道。
“我们只招聘一名焊工,也找不到合适的。”上海高尼实业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叹息着告诉记者,电工、焊工、维修工、车床加工、吊车工都是招聘市场里“万众瞩目”的职业,不夸张地说,只要出现一个,说不定企业自己都要“抢”起来。
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的职位招聘月薪出现了“普涨”300元-500元的行情,但高技能人才的薪资涨幅更大,涨幅能够达到1000-1500元以上,例如检修焊工、电工都是万元起薪,而且“上不封顶”,可以按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结算。但从目前来看,这类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稀缺,即便是给出了令旁人羡慕不已的高薪,也很难招聘得到。
为此,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既然“高薪挖角”不行,就只能“以老带新”。因此,招聘“学徒工”成为这些企业的普遍选择,希望能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师徒带教,尽量完成自我培养,“省钱”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