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度被认为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在微博发文: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外界推测,小孟被疑已从格力离职。
随后该博文被删除,而格力的直播间已删除所有与孟羽童的视频,并将名称由"明珠羽童精选"变更为"格力明珠精选",更将离职一事实锤。该事件一出,便登上了热搜。
通过孟羽童在格力的这段经历,我认为应该看清三件事情:
首先,单位要用好员工,更要培养员工。
虽然孟羽童最初以董事长秘书一职进入格力电器,但不难发现,她给格力带来的最大价值是流量,这恐怕也是董明珠多次公开喊话要将她打造成“第二个自己”的目的。然而相较于格力用足了孟羽童的人设效应,从公开信息显示,格力对孟羽童的培养和职业规划似有欠缺。
一个单位对员工的培养,既包括给岗位、给平台,让其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员工知识、能力的培训提升,以及谋划向前向上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些缺一不可。
同样是传统企业里和视频、直播有关的岗位,格力和新东方对董宇辉的培养使用,有着较为显见的差距。所以,这或许是小孟离开的真正原因之一。
其次,孟羽童从董秘到主播带货,再到离职,体现了”我的职业生涯我做主"的勇气,这还是值得称道的。
在职场中,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叫“身不由己”,迫于经济形势、就业压力、专业门槛……甚至碍于脸面,职场人往往会模糊了初心,淡忘了梦想,甚至放慢了脚步。
尽管一度被商界女强人董明珠“相中”,但年轻的小孟似乎有更高的梦想——那就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辜负青春,在职业的道路上敢闯敢干,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好聚好散,才会未来可期。
从顶着光环入职,到备受瞩目地离职,孟羽童和格力“分手”被外界视为“闹掰”。对此,小孟在视频中澄清,“若没有格力的平台、没有董明珠,我什么都不是。在董总这样的企业家身边工作,不光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事,更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人。”毫无疑问,小孟在格力的经历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旅程。小孟的表态也让我们学习到,好聚好散,应该是公司和员工的都应该做的。毕竟,“离职见人品”,这句话对员工、对企业,都适用。
最后,对于未来,孟羽童表示,下一阶段的任务是继续读书,然后申请研究生。我们也祝愿小孟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头图来源:孟羽童个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