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知名主播李佳琦在微博发文道歉了。
原因是因为前几日在直播中,有网友吐槽其带货产品越来越贵了。李佳琦便在直播时“怼网友”,“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此言一出,顿时引发网友强烈反感。李佳琦也似乎知道自己言辞有些过分,在微博中明确写道,“说了些不恰当、让大家不舒服的话”,并表示,“我本就是一个彩妆柜台销售员,深知大家的工作都是辛苦和不容易的。”
事实上,不仅是李佳琦,主播怼人在直播业内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
别看平日里“家人们”、“哥哥姐姐”叫得热乎,一旦要是货物上架后买者不够多,礼物刷得不够勤,甚至是对产品有异议,那语气就立马变了,讥讽、挤兑,甚至把消费者踢出直播间都是常有的事。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线下商家的态度和服务意识似乎越来越好,而当线上消费时,“硬刚”或者“回怼的”却逐渐高发。
对于网络主播,特别是带货主播这样一个新兴的职业,我们理解的是他们身上背负的压力,但不能接受主播不尊重粉丝和消费者的态度。
究其原因,网络主播们似乎缺了“耐心”和“尊重”这一课。
主播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在这其中,不仅要有关于“怎么卖货”的基本技能,还不能缺少“万一卖不出货怎么控制情绪”,“如何尊重消费者”等素养。主播们如果一遇到状况就失去耐心、欠缺尊重,对着消费者“甩脸子”、“摆脸色”,做坍的不仅是自家的品牌,甚至可能累及整个互联网直播带货的口碑。
所以,一方面,直播机构以及相关的培训学校,不仅要专注于提升主播的专业技能、多元化的才能等,更要对主播在耐心、责任心、对顾客的尊重上重点进行培训,不能因为是“名主播”或是“产品紧俏”而恃宠而骄,心里只想着“钱”,并且把粉丝视为“韭菜”。
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主播来说,应该把尊重消费者提上内心认知的高度,谨言慎行,真正利用好市场、政策的红利,发展好自己的事业。
头图: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