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360行|“以假乱真”就是工作最高目标,AIGC系统应用员在工作中提升技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4-06-14 12:02

摘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也为就业提供了新选择。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也验证了这一观点,近日人社部发布了19个新职业,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备受关注。有意思的是,这一职业一方面是打造AIGC产品的设计者,另一方面也是各种AIGC工具的高频使用者。


提起AIGC产品,“数字人”可谓风头正劲,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京东云言犀数字人产品团队,揭秘“数字人”是如何练成的,AIGC系统应用员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以假乱真,就是工作最高目标


4月16日晚6点18分,刘强东“采销东哥AI数字人”在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开启自己的直播首秀。在40分钟内,直播间整体订单量破10万,直播间观看人数超1300万,突破京东超市直播间的历史峰值。


比起破纪录的直播数据,新奇的数字人背后,技术人员的形象似乎有些平淡、枯燥。但在京东云言犀数字人产品负责人晓博眼中,他和他的队友们所做的工作,就像魔术一般神奇。


他告诉记者,直播当晚,团队就收到了大量合作邀约询问,其中包括一些商业品牌和企业CEO级别人物。


那么,刘强东的AI数字分身是如何练成的?一般而言,数字人的还原度与AI训练与“投喂”的素材有关,为了高度还原刘强东本人,设计团队又是如何做到形似又神似的?


“我们内部有一个120秒挑战,”晓博解释,即团队希望制作出的数字人“在120s内尽可能让消费者看不出是数字人”。他称这不是一项技术指标,而是从商用视角考虑,“如果120秒内让用户不觉得其是一个别扭的数字人,就有可能越过恐怖谷效应,让观众产生信任感。”


他说,团队比较得意的是人物大姿态的动作。“早期真人数字人,动作幅度比较小。基本上脸部不会怎么动,因为一旦头动了,可能就剩半个嘴唇了。”他透露,在大姿态方面做了较多技术投入,才有了现在AI刘强东的活动自如。


刘强东数字人的还有一大难点在于“宿迁普通话”,晓博说,大模型本身有5万小时语音素材的训练基础,导入刘强东最新录制的几句话,就能抓取到刘强东的语言特色。


“在工作中升级了人机交互方式”


尽管这是京东集团创始人的数字人角色,但言犀数字人团队表示,这不代表团队的“特殊技术”,仍是一个普遍水准。


谈及自己从事AIGC系统设计,并从“数字人”这一产品切入的契机,晓博表示,团队中有成员在早几年就以自己形象做过一套AI数字人,但效果有待提升。今年2月份Open AI首发Sora文生图视频后,再一次验证了端到端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也刺激了团队想要再推一把技术成果,“我们于是用老大很快就做了一个数字人,一个星期就做出来了”。


据了解,“刘强东数字人”是基于京东云言犀大模型开发,那么对于“数字人”设计师来说,是否只是模型的“搬运工”?“这是外界对这一职业的误区,”晓博告诉记者,“外界以为AI产品只是使用了模型,实际上不是。大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全新的工具,甚至是一种新的计算机计算能力,AI产品的打造取决于使用者对它的了解和改造的能力。”


晓博的理解也印证了人社部对于AIGC系统应用员的定义,该岗位要求从业者能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工具,从事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设计、调用、训练、优化、维护管理等工作。


他拿日常工作中的两个细节给记者举例。比如说数据分析,在做AI产品过程中,需要做数据分析的工作,团队就会用AIGC或者大模型的能力去做数据的检索和报表分析的工作;另一块则是文案创作和图片生成,“以前做一个产品要发布海报,流程是找UI设计师按部就班地去做。现在的过程有时候为了加速,我们自己就可以使用一些AIGC的图片生成和文本生成的能力,快速生成自己想要的图片或者海报。”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他将这个变化理解为,AI产品相较于普通的产品经理来说,在工作中更大地升级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AI+专业”是从业者的核心能力


有意思的是,大约在五六年前,晓博是做toC、toB的传统产品经理,他回忆自己当时转型AI产品经理,很大的契机是因为看到当时NRP和云技术的发展。


现如今,与AI行业直接相关的技术研发人员,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长。能熟练将AI技术与专业领域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已然成为市场宠儿。


对此,早期从传统互联网转型AI行业的从业者深有体会。“当时觉得整个圈子还是有点小,直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甚至个人独立开发者都在越来越广泛地接触AI和通过AI作为自己职业的技能,”他说,以前传统产品开发设计有各个角色的团队,现在作为AI产品、或者AI设计师从业者来看,如果有一个想法,可以自己快速通过AIGC或者大模型能力去验证,实验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晓博表示,在和过去转型成功的同行交流时,大家都意识到“AI+专业”是AIGC产品从业者的核心能力。“能够掌握市场的趋势判断,和洞察核心客户的诉求能力,能够代表用户的场景痛点,通过AI的这些工具帮他找到答案或者解决方案,这是最核心的能力要求。”


与此同时,这一岗位还需要对算法或者AI能力技术边界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和了解。“能知道模型本身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能通过微调解决哪些特定场景的问题。”


在他看来,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迭代就像当下的科技发展一样,迅速,迅猛,虽然每日重复地敲代码、演算、跑程序,看似枯燥无聊的生活,对从业者来说却是充满着挑战的乐趣。


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同行、后辈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把AI数字人做的更逼真,把这项技术更深入的扩展到百姓的生活中。”


头图为京东云言犀数字人团队正在绿幕间拍摄人物声音和形象的素材。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新360行|从业者和国家认可“双...

情绪价值需求推动美学消费热,解码...

新360行|人才缺口20万!大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