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话题丨“离职博主”缘何成“流量密码”?

职场话题丨“离职博主”缘何成“流量密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美慧 2024-07-14 16:33

离职博主为何爆火?


近来,社交平台上最吸引关注的内容之一,一定有“离职博主”的一席之地。从“获得多少赞就离职”的离职预告,到充满仪式感的离职过程,再到离职后找寻新的生活方向、“重启人生”后对“生命旷野”的追逐,离职博主们向网友分享着自己的离职经历和人生转变,有人称,离职博主尤其是“大厂”离职博主已经成为2024年最火、最拥挤的自媒体赛道,甚至还出现了阿里、腾讯、字节的细分领域。离职博主为何爆火?热潮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观点一

社会高度关注职场、就业相关话题


截至发稿日,小红书“我离职了”话题笔记浏览量已达4.3亿次,相关笔记还在不断更新。为何离职话题能引发如此热议?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社会对与职场、就业相关的话题高度关注。


工作是大多数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离职作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往往涉及到个人职业规划、薪资待遇、工作氛围等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关系到个人在职场中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前景。因此,当有人提及离职时,很容易让其他人产生共鸣和讨论的欲望。


在相对小的社交范围内,可能难与人言工作中的诸多感受。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离职经历,于是,“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共同促成了这一轮离职话题的爆炸式传播。


观点二

离职话题切中有“工作焦虑”的社会情绪


有网友指出,离职博主的赛道之所以能从所有职场相关话题中“一骑绝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触动了众多职场人的职业焦虑,成为许多职场人在面对高强度工作压力时所寻求的心灵慰藉。


当今社会职场竞争激烈,人们往往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许多职场人面临着工作与生活难以平衡等问题。长时间的高压工作状态使得许多职场人陷入职业倦怠,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也让许多职场人心中充满对未来的迷茫。


而离职博主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离职经历和感悟,为这些职场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其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经历。博主们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展示了在离开传统职场后,自己如何通过旅行、创业、学习等经历重新定义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并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些鲜活的案例让许多职场人看到了摆脱职业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可能性,也引导更多职场人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方向。


观点三

应注意甄别社交平台上的信息真伪


不过,对观者来说,接收来自自媒体博主的信息时也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


首先,职场人要认识到,离职博主发布的内容可能受到其个人主观性的影响。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都是不同的,离职博主在描述自己的离职经历时,可能会因为情绪、立场等因素而与客观事实有一定偏差。因此,职场人不能完全根据他们的描述建立对某个行业、某家公司、某个岗位的认知,而应结合其他信息源进行综合判断。


其次,在社交媒体上,不乏有人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而编造虚假信息。离职博主们也可能面临同样的诱惑,也许有人会为了吸引关注而夸大甚至捏造事实。因此,职场人在阅读相关内容时,不能轻信未经证实的言论,可以通过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和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对他人的生活要抱有一颗平常心。网友应尊重博主的生活选择,同时也要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生活方式都适合自己。


观点四

博主们应避免泄露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


此外,对离职博主们来说,分享时也应有所言而有所不言,讲述离职情况既要真实反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又要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譬如,博主们在分享自己的离职经历时,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在分享时,不仅要避免透露具体的个人信息,如同事的真实姓名、详细的工作内容或私人生活细节,还应该避免涉及原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如未公开的营销策略、技术配方等,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风险。即使要提及某些争议或不满,也应避免提供足够的细节,以防被利用或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离职博主在分享时还应考虑到对下一份工作的影响。在职场上,潜在雇主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应聘者的背景。因此,博主们在公开表达时,应避免过度负面或情绪化地描述与前雇主的矛盾,避免给潜在雇主留下负面印象,影响自己未来的求职成功率。


总之,离职博主在分享离职经历时,应该把握好分寸,在真诚表达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言辞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负责任的分享,博主们不仅能够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利益,也能够为公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90后观点

身在“轨道”或“旷野”,都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近年来,有人在脱离原有生活轨迹后发出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感慨,也有人在“旷野”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怀念起身处“轨道”时的安定。


离职博主现象引发的广泛关注,实际上触及了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深层次思考。生命当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趁年轻多尝试也是一种拓展自身边界的重要方式,离职后一旦在人生“新赛道”上大获成功,皆大欢喜。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流量的青睐,“试错”毕竟需要成本。当这条赛道已经变得拥挤,想要“出头”,需要付出的心血,就未必比从前上班时少多少了。近日引发讨论的“离职博主们集体回去上班了”的话题,就是例证。


做出是留在职场还是追寻自由的决策时,需要理智和审慎,避免一时冲动。职场人应该客观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充分了解选择背后的风险,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结果不如己意时的代价,再做出会较大程度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决定——不过同时也要记得,生命有着无限可能,即使这条路走不通,也可以想办法再去走其他的路,所以,不要轻易感到绝望,陷入因自我设限而产生的困境里。


无论职场人身处何种境地,最重要的,都是一以贯之地为自己的人生决策负责的决心和能力。只要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就有前行的底气。希望每位职场人都能看清自己想要抵达的地方,然后勇敢、坚定地走下去。


70后观点

离职博主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大公司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成本压力,纷纷进行人员优化和调整,导致一部分员工被动离职。这种背景下,为离职博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话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不同于传统职场的生活方式,他们渴望自由、自我实现和多样化的体验。离职博主通过分享自己的离职经历和生活变化,正好契合了这部分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从商业角度来讲,离职博主通过分享自己的离职经历和生活变化,可以吸引大量关注和流量。进而,他们可以通过知识付费、直播带货、vlog植入广告等多种方式实现变现。这种多样化的变现方式使得离职博主成为了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群体。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和粉丝数量的增加,一些离职博主还会获得品牌合作和代言的机会。这不仅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