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带200份简历求职!上海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10-12 18:56

摘要: 10月12日,上海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办。

“辅导员叮嘱多带着简历,我就打印了200份。”上海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小黄抱着一叠沉甸甸的简历说。10月12日,“勇往‘职’前,逐梦未来”——2025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在上海大学举办,大学生们就业意愿强烈,2.8万余名学生参加面洽,投递简历超24万份,达成初步意向近7000人次。

招聘会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大学生带200份简历求职,不同就业方向版本还不同

这届大学生找工作有多拼?招聘会现场“卷”起来了。

“我一早从上理工过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都打算投一投。”上海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小魏同学手上拿着一叠沉甸甸的简历。“我一共打印了200份,多了不要紧,下次还能用,这次就想趁着招聘企业多,多投几家。”从8月底,小魏开始进行网申,但不太顺利。“投了不少企业,都石沉大海。”小魏坦言,她对就业形势有心理准备,所以及时调整了预期。“比如,以前我只考虑市中心的企业,现在扩展到奉贤、嘉定等新城,薪资待遇也从最初的1.5万左右调整到1万左右。”小魏告诉劳动报记者,她把求职底线划为“工作地点在上海,薪酬覆盖基本生活”。“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我相信肯定能找得到的。”小魏说。

不光简历带得多以备不时之需,还有同学细心地准备了不同版本的简历。来自东华大学研三学生洪同学带来的简历数虽然不多,但各个都很“精”。“我已经收到了三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但还想再看看。”小洪“主攻”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提前做了功课,针对心仪的企业做了简历上的调整。“不同企业的岗位要求不一样,如果用同一张简历,HR可能没办法迅速找出亮点。”面对求职投简历,小洪显得颇有经验。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会重点聚焦本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等关键领域,吸引了1200余家企业参与,行业覆盖制造业、软件信息、金融服务、能源化工、科教文卫等多个领域。其中国有企业3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5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近200家,“专精特新”企业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共提供岗位数8000余个,用人需求3万余个。

大学生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企业HR感叹毕业生求职积极性大幅提高

“我已经从事招聘工作多年,每年都会参与秋招、春招,但从今年春招起就明显感觉到同学们的求职意愿和积极性比以往提高了不少。”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梁艳娇告诉劳动报记者,今年三航局招聘需求在300人左右,与往年基本持平,招聘专业主要是大土木类。

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1179万,202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或将面临新高峰。作为资深招聘专家,梁艳娇感受到了同学们在求职方面心态的改变,更为积极,也更为务实。她也建议大三、大二的同学们也可以走进招聘市场看看,结合企业招聘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此次招聘也采用“职业规划+实习见习+就业招聘”的全程赋能模式,“一站式”推进行业探索、个人规划与实习求职,不仅有助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挑选心仪岗位,也让用人单位第一时间深度感受到求职学生个人风采。

“老师,您能帮我看看简历有什么问题吗?”在招聘会现场,就业指导专家现场为毕业生们“把脉”,吸引了不少学生来咨询。目前就读于上海市委党校的研究生小黄同学将简历递给了就业指导专家方雅静。

“你的简历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出你的求职目标是什么。”同济大学新生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方雅静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服务与生涯教育工作,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小黄简历的问题。“老师您说的对,这也是我的苦恼,我专业匹配度比较高的是党务,但我更想做运营。”小林坦言。

方雅静现场手把手教小林改了简历。“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同学们对职业发展有了初步概念。但同时也建议同学们要提高针对性,在大一大二时候,多了解不同行业,找准方向后有针对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雅静建议道。

图为大学生们正在查看企业招聘岗位。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全市各高校将陆续组织各类专场招聘活动

活动现场还表彰了“筑梦计划”--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系列活动和“逐梦计划”--上海高校优秀大学生赴境外研学公益项目的6位优秀师生学员,以及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斩获金奖的6位上海师生选手。

据悉,“筑梦计划”——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系列活动旨在破解高校辅导员队伍“从校门到校门”的职业痛点,打造高校“全员”就业育人生态。目前系列培训已成功开展两期,累计结业学员共计200余人。“逐梦计划”旨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们表示,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能力,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就业信心。

下一阶段,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就业优先政策,联合本市各相关部门抢前抓早,把握校园招聘的宝贵时机,汇聚各方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同时,全市各高等院校将协同努力,根据不同学科、层次和行业特点,分片区精心组织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共同推动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头图为2025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现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4家企业提供近百个岗位,还有A...

更大范围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市区联...

7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岗位...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