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发起,联合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牵头组建,中医药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院校、医院、科研院所等积极携手,以产业发展和中医药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适合中医药特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和新路径。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指出,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树牢“教”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的理念,明确提出要“打造新型的产教融合载体”,重点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工作。他表示,共同体成立后,要深入推动校企合作与协同发展、着力健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耦合机制,打造中医药科学研究领域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新兴专业的建设和传统专业的升级,不断努力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学校获批立项了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将健全中医药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他表示,将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校地政企协同育人的共同体,也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共同体成员未来将有效联动学校的“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研究生学科组育人”“岐黄育人实践基地”等育人平台,创新探索“党建+思政+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当日,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发布共同体建设方案,从重点建设任务、建设成效及标志性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打造“中医药+思政”的创新育人范式的共同体蓝图,计划通过三年共建共享,着眼于党建引领、课程创新、队伍建设、技术攻关、创新创业等建设方向,使中医药行业前沿科技与高等教育优势互补,推动最新科研成果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中医药人才,同时助推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产业需求,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推动共同体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2025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医药专场同期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此次招聘会是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的大型医药专场招聘会,聚焦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汇聚了全国18个省市300余家优质用人单位,提供了涵盖医疗卫生、生物医药、教育科研、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9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占比逾50%,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会。
为全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持续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沟通桥梁,招聘会现场设置了“求职加油站”,由企业生涯规划师为毕业生现场提供咨询与简历指导等服务。毕业招聘季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持续开展“就业服务月”专项行动,陆续推出药企专场、康复专场、民营医疗机构专场等宣讲会,全力促进2025届毕业生积极投身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主战场。
头图为毕业生招聘会医药专场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