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入局“零工就业”,能在零工市场发挥多大作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4-11-28 10:49

摘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互联网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互联网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求职方式。近期,支付宝和腾讯相继推出了“零工专区”,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为零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零工市场”的互联网思维


11月20日,支付宝官方微信号发布《找工作吗?活多、日结、离家近》一文,提出面向零工群体上线了“日结”专区功能,目前已覆盖全国27个大中型城市,累计上线超15万个零工岗位。而在10月17日,腾讯官方微信号发布《腾讯推出新功能:附近的工作》一文,提出在“出行服务”中推出了“零工市场”服务,用户可在此直接查询附近的零工信息,同时未来会让“零工市场”接入更多城市。


记者通过实际使用发现,腾讯与支付宝推出的零工就业服务,不仅改变了传统零工市场运作模式,还嵌入了移动化、大数据、社交化等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最直观的功能,就是可以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在线提供附近各类零工兼职信息。


以支付宝为例,登入支付宝首页搜“支付宝就业”,即可进入专为零工求职者提供的“日结”专区,设置所在城市位置及岗位类型后,就能精准找到附近3公里、5公里和10公里范围内的精选好职位。通过筛选匹配,求职者就能直观看到所在城市及区域内“15分钟就业圈”的各类零工兼职信息。而只要点“报名”即可进行岗位投递,待审核通过后,即可进入线上面试或直接上岗流程。


不仅如此,记者通过多次登录发现,根据记者的浏览历史和行为数据,这两个平台会推送个性化的零工信息,比如会将求职者最常浏览的职位信息置顶;而这一模式的社交化特性则体现在,求职者甚至可以点“转发”,将岗位信息分享给身边有需求的亲朋好友。


数字手段如何满足灵活用工?


腾讯官方微信号在《腾讯推出新功能:附近的工作》一文中提及:“过去找零工,打工者要去零工集散地,起一大早,在马路边蹲守。这几年,求职慢慢转到不同的线上平台,对有些年龄稍大的务工人员来说,获取信息反而更不方便。而找零工的人,往往倾向于找离家里近的工作,基于位置的零工市场,可以更精准地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工作机会。”


据统计,涌入的“零工”人群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中青年男性居多,他们对岗位薪资水平、岗位真实性以及岗位描述与要求等信息最为关注。


37岁的陈宇(化名)育有两个女儿,他就是通过支付宝“日结”专区找到了一家知名餐饮连锁店的兼职工作,主要负责清洗和腌制食材。他表示,“日结”专区岗位能准时日结工资的功能对他来说最受用,“能有即时收入对养孩子的家庭而言非常重要。”他说。


支付宝数字就业总经理张贵彬介绍称,“日结”专区提供的岗位类型主要集中在招工需求多、用工频次高的服务业。为保障专区岗位真实可靠,支付宝就业专门找了具备发薪资质的十多家中头部服务商合作,以提供品牌连锁门店的实时岗位为主,可避免上当受骗。


青团社是一家专注于一站式灵活用工招管的服务平台,已为肯德基、麦当劳、希尔顿酒店集团等160万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招管服务,自接入支付宝小程序和使用相关技术产品后,平台人岗匹配率显著提升了80%。青团灵工管家相关负责人秦瑶告诉记者,传统用工场景下存在人岗匹配低效、企业用工管理低效、灵活用工职业信息无法积累和复用,劳动力价值无法准确认定等问题。


“互联网平台的数字技术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她举例,线下零工市场招聘往往存在用工过程不规范、证件管理不可靠等情况,比如很多服务岗位必需的健康证,办证流程繁琐,造假现象难防,而通过平台上传的电子健康证明则为招聘方规避了用人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对求职者的保障,“平台有网商授信的安全发薪保障,线下较常发生的克扣、拖欠工资等情况,通过平台基本不会发生。”


除了提效降本、规范零工市场流程漏洞,“数字零工”还为零工就业提供了长久以来无法实现的“长期主义”,这在人力资源从业人士看来,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


“长久以来零工的努力无法被看到,劳动力价值无法认定,这是因为灵活用工职业信息无法积累,数据无法沉淀,”秦瑶告诉记者,“数字零工”就相当于为求职者建立了一本“零工档案”。在她看来,平台经济、数字化与零工行业天然融合,通过提升效率、有效积累和利用数据,能够改善行业运行态势。


零工供需呈旺盛增长态势


近几年,零工供需两端均呈现旺盛增长态势。供给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2023年9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求职总人数中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数量占比不断提高,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18.6%上升至2023第一季度的23.2%。


需求端,智联招聘总裁张月佳表示,近年来,零工需求持续攀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中新型消费企业的崛起和服务型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比如电商企业、制造业企业、服务型企业等。企业雇佣零工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比如电商企业在“双十一”“618”等平台促销阶段,对零工的需求会增加。


对于互联网公司上线零工就业功能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表示,零工就业具有交易频次高、信息匹配度要求高等特点,而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化技术刚好可满足这些需求,提升零工的就业信息撮合。近两年政策层面的推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例如2022年7月,人社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就提出依托“互联网+”提升零工岗位信息发布和服务的要求。


不过,对于未来“数字零工”是否能够成为主要招聘渠道,业内人士和专家持有不同的看法。张成刚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表示,大量年龄较大的零工在使用数字化平台时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同时,目前招聘大龄零工的岗位比较稀缺,如果数字化平台不能提供大量相关岗位,也可能降低零工使用数字化平台的热情。


秦瑶则认为,随着劳动力用人成本上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越来越需要采用更高效的用工方式。互联网平台与灵活用工模式天然契合,能够显著提升灵活用工的使用效率。相信数字化用工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用工模式。


“但由于灵活用工发展迅速,目前的数字化用工保障还有迭代和完善的空间,比如证件管理、更加灵活的保障形式、数字化纳税等,”她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政策创新与技术应用双轮驱动,既要优化现有的制度框架,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最终为新业态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指...

方便老百姓“家门口”就业,金山高...

劳动时评 | “疫情班”成求职标...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