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带患儿送外卖”?虚假摆拍!灵活就业类网络谣言增长率超150%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4-12-04 15:11

摘要: 捏造身份、虚构人设、编造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同情、从中谋利。

在“流量至上”的平台算法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吸引眼球、博流量,不惜用“自导自演”“虚假摆拍”的手段来炮制所谓的“爆款”内容。12月3日,公安部网安局官方账号公布了一起“假扮骑手卖惨牟利”的典型案件。网民于某通过其自媒体账号,假冒外卖骑手身份,虚构悲惨故事,骗取流量牟得利益,最终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被依法行政处罚。


摆拍博取同情从中带货牟利


据悉,于某发布的视频中,声称自己独自带娃,靠发布自己和女儿一起送外卖的视频积累粉丝并带货获利。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调查,于某家庭圆满,其外卖服装是在网络平台购买。捏造身份、虚构人设、编造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同情、吸引眼球、骗取流量、从中谋利。


无独有偶,在上述案件之前类似造谣摆拍事件也曾出现过。为达到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的目的,网民许某(化名)在短视频平台通过其个人账号,连续发布多条虚假摆拍视频,刻意炮制“女外卖员带患儿送外卖”“凌晨十二点患儿在摇篮陪骑手送单”等热点话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图为许某拍摄并发布的视频。图源短视频平台


而随着视频播放量不断攀升,许某会在评论区发布当事人的账号,与当事人进行互动,当事人的账号主页留有捐款账号,开设商品橱窗,并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据警方介绍,不实视频中,“假扮外卖骑手带患儿送单”是其博流量的重要方式,许某与出镜人员则通过供货的方式进行合作,并从中获利,即出镜人员商品橱窗和直播带货的商品均由许某提供。


因话题热度较高,为消除公众误解,美团官方账号“小团有话说”发布辟谣声明,明确指出“希望部分做号党不要利用公众善意造假博取流量,对摆拍账号及幕后推手,公司将采取相应法律措施。”随后,许某在多个视频平台的账号均被封禁。据悉,自去年以来,美团已通过诉讼、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方式处置数10起虚假摆拍案件。


网络谣言治理还需多方协同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灵活就业类谣言传播机制与治理路径研究》报告指出,涉“骑手、网约车司机”谣言年增长率超过150%;其中涉“骑手”相关谣言较多,占灵活就业比例达28.72%。


研究发现,虚假短视频发出后,相关机构通过购买水军刷量、控评等方式扩大转发量,增强影响力,吸引公众关注后通过直播打赏、众筹捐款、情绪化带货等方式收割流量利益,而这些谣言在未经核实的前提下,极其容易引发偏见,加剧对灵活就业人员、平台的刻板印象,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公众信任,扰乱社会秩序。


“在AI、平台算法等技术加持下,相较于流量变现的巨大利益,相关行为的违规、违法成本太低,流量经济极易成为‘造假经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认为,其源头在于内容平台应尽到审核义务,保证推送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互联网的基石,内容平台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原创审核、监督、处罚流程,严格挤压‘做号党’虚假摆拍获利的空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认为,内容平台不能无所作为,对于相应视频无法做出合理判断时,不能够以“我判断不了”为由拒绝,可以采取相对的保护言论自由的方式,比如投诉之后可以进行打标等方式提示,如“此类内容有多少投诉,请谨慎参考”等,有了这些打标之后,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他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里提到,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要根据平台信息管理能力、侵权可能性大小、特别是侵害权益的类型和明显程度等来做综合判断,平台在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情况下,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算法备案审查只能从严,不能放宽。”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一处处长桑先军认为,谣言治理还需要多方协同。“一方面要加大公安机关的侦查力度,另一方面,依法准确适用法律,规范引导网络行为,引导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百万件暖冬装备,饿了么启动蓝骑士...

上海一大厂工程师加入“外卖小哥”...

骑手运力不足,北京丰台倡议居民加...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