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4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5年人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本市今年将确保全年新增就业60万人。
为此,上海将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因地制宜拓岗位、搭平台、送政策,做细“1131”实名服务,做好“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推进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兜底帮扶。深化“乐业上海优+”行动,高质量建成50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打造更多优质零工市场,完善“失业帮扶一件事”。用心用情做好“稳岗留工”工作,落实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同时,本市将以服务产业发展和技能增收为目标,加快培养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全年新增培养高技能人才5万人,“十四五”期间新增培养高技能人才20万人。全面增强“短平快”培训实施能力,发挥龙头企业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新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放权赋能,聚焦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示范性培训和评价机构。以第48届世赛筹办为契机,优化对技能人才的服务保障,加强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指引,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不仅如此,上海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地。逐步扩大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大力推广人才企业年金模式,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现实需要,适度提高各类民生保障待遇水平,重点向低收入群体更好倾斜。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组织建立和常态化运行。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完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和调解仲裁诉讼衔接机制,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实体化建设,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头图为求职者正在参加招聘会。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