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上海快递行业迎来全面复工潮。记者走访多家快递网点发现,今年节后快递员返岗率较往年有所提升,但企业招工需求仍持续旺盛。在薪资上涨、福利优化的驱动下,行业正通过“稳岗”与“纳新”双线并进,应对物流高峰期的挑战。
企业“温情牌”显成效,返岗率超预期
“今年初八到岗率接近90%,比去年高了近10%。”中通快递徐汇南站网点负责人杨波表示,春节期间公司为留岗员工提供3倍派费、年夜饭及家属来沪车票报销等福利,不少快递员选择错峰返乡,节后返岗积极性显著提高。
申通方面表示,今年开工首日,上海员工返岗率就已达九成。针对节后业务高峰,转运中心已提前部署运力保障,确保车辆和人员配备充足。除了“点对点”返岗动员,中心还采取“自有车队+三方协作“的弹性运力模式,全力应对业务量高峰。
圆通快递一网点负责人透露,节前安排的调休政策和春节红包发放,也缓解了往年“用工荒”的压力,“目前仅个别员工因家庭原因延迟返岗,整体运力充足”。
这一现象与上海各级部门的保障措施密不可分。例如,青浦华新镇为快递员提供低价社区食堂、家属临时住房及春节联欢活动,部分快递员甚至将家人接到上海过年,增强了职业归属感。此外,部分企业通过“节后返岗车票补贴”“带薪调休”等政策,进一步稳定了员工队伍。
招工需求旺盛,薪资涨幅达15%
尽管返岗情况向好,快递企业招工需求仍居高不下。记者在招聘平台看到,顺丰、京东物流等企业发布的快递员岗位月薪普遍标注为6000-1000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部分急招岗位还承诺“包住宿”“交通补贴”。此外,2月14日即将举办的上海市春季大型招聘会上,物流专区将成为热门板块,预计吸引超500家企业参与,提供逾1.4万个岗位。
极兔速递青浦赵巷网点负责人提到,随着年货节后电商退货潮及日常物流恢复,网点单量较节前增长20%,计划新增5名快递员,“熟练工优先,但我们也开放了零经验培训岗位”。为应对竞争,菜鸟速递等企业甚至推出“首月保底薪资8000元”的激励政策,吸引求职者。
京东物流则在元宵节当天宣布启动“开年招聘计划”,2025年上半年将招聘3万人,涵盖近百种岗位类型,除招聘一线管理者、储备管理人才、快递员等等岗位人员外,还在技术类、国际业务类、解决方案类、产品类、物流规划类、销售类等方向,为全社会、高校毕业生等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
行业转型:从“高流动”到“稳队伍”
薪资上涨背后,是行业对人力成本与服务质量平衡的探索。一位加盟制快递松江网点经理坦言,以往春节后招聘常陷入“高价抢人-短期离职”的循环,如今企业更注重长期留人策略。例如,圆通、中通等企业为员工设计清晰的晋升路径,部分优秀快递员可转为网点管理岗;京东物流则增设心理咨询服务和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员工职业认同感。
专家指出,快递行业正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物流专家赵小敏分析:“高薪仅是短期手段,完善社保、优化工作环境、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才是减少流动性、保障服务稳定的关键。”
从今年春节后,上海快递市场“稳中有进”的用工情况可以发现,企业通过人性化管理与市场化薪酬,逐步破解“用工难”痼疾,而求职者也从“临时工”转向“职业化”选择。这种双向奔赴,或将为城市物流服务的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头图为中通快递员正“干劲十足”地卸货,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